下一篇4  
2009年6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诚心做企业以品质塑辉煌

□ 郑林立

  1993年,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一平先生开始创办漕溪茶厂。他在当年的一次行政例会上曾对大家说:“黄山毛峰是老祖宗谢正安先生于1875年创制,并一举推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享誉世界的名茶。但由于民国初期外袭入侵,国内一片混乱,导致后期各地茶商都打着‘黄山毛峰’的旗号涌入市场,产品品质良莠不齐,造成黄山毛峰的衰落。作为谢正安的第五代嫡孙我倍感惭愧。怎样重塑黄山毛峰的品质,让消费者对黄山毛峰重拾信心,重拾‘谢裕大’这块金字招牌?我们一定要走品牌路线。”1997年,漕溪茶厂成功申报了“漕溪”牌商标,并随后因优异的品质获得了“安徽省著名商标”。

  2006年,是众多“谢裕大”人值得铭记的一年。凭借十五年的辉煌历程,漕溪茶厂成功改制为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谢裕大”这块百年品牌得以光复。对于品牌,谢一平先生这样理解:“首先,我认为要了解什么是品牌。‘品’是指产品、商品,更是指人品、品质。‘品质’即指产品的质量,这是品牌的基石,是企业与顾客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如果把品牌比作企业的脸面,那么品质就是企业的血肉和筋骨。品牌并不是空中楼阁,品牌必须以产品品质为基础,没有品质,品牌就是无源之水。做企业必须先做产品品质,再做品牌。只有具备了做品牌的理念,将目光放得远一些,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徽州地区自古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千米高山更是重峦叠嶂、钟灵毓秀,这是谢裕大公司的地利。既然要追求茶叶品质,那么对茶叶的源头定位就非常关键。茶树的特性是喜温、爱湿、耐阴。谢裕大的茶园围绕着谢正安当年创制黄山毛峰时的原产地——漕溪来规划,而且根据茶树的喜性,所属茶园均分布在海拔600米-800米的高山。天然的生态环境以及漕溪的气候非常适合茶树生长。从科学角度分析谢正安当年的经验可以得知,茶树常年在高山荫蔽潮湿的环境里朝夕饱受雾露滋润,漂浮的云雾就像一个自然过滤光波的筛网,吸收了光波较长的红橙光和红外线(这些光线会使茶叶中的纤维素增加,从而降低茶叶品质),而使光波较短的蓝紫光和紫外线顺利通过,从而有效提高茶叶中含氮化合物的积累,促进芳香物质的形成。另外,高山昼夜温差大,白天的高强度光线有利于茶树的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比较多的有机物;早、晚较凉,可抑制茶树的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流失。而且,高山地区植被丰富,形成一层厚厚的地表覆盖层。不仅使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同时也使茶树具备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养分。“高山出好茶”的道理就在于此。

  有了好的条件,就要好的管理。谢一平先生介绍,谢裕大茶园实行国家级有机茶园管理标准,与农户签约并严格执行。谢裕大“漕溪”牌黄山毛峰不仅要白毫银身、入口鲜滑、有回甘,更重要的是有机无污染,要让每一位喝完谢裕大“漕溪”黄山毛峰的人都会举手称赞:“谢裕大‘漕溪’牌黄山毛峰的口感就是不一样!”

  万亩好茶园是保障茶叶品质的基础条件,然而,从原料到茶叶还需要高标准、严要求的加工过程。漕溪茶厂自创办以来,坚持走机械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谢一平先生回忆道,茶厂以前的原始积累是很慢的,资金并不是很充裕,但是只要一有资金做保障,茶厂就会全力投入到加工设备上。数十年前,黄山毛峰的原产地有数百家生产茶叶的小作坊,规模差距都不大。当时也并未有人注意到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和前瞻性。1997年,那时的漕溪茶厂自主研发了黄山毛峰的成套加工流水线,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虽然规模难以与现在比拟,但这冥冥之中也暗示了企业的巨大潜能。现在,坐落在漕溪山谷间的生产基地里,有三条巨大的清洁化、数控化、机械化生产线,它们被安置在7000平米的厂房内,日产能已经达到3.5万斤。

  万事俱备,可是谢一平先生却谦虚地说道:“谢裕大公司只是初步完成了对黄山毛峰的品质建设,初步具备了走品牌路线的硬件,而这些都是较容易完成的阶段,只是我们做得早了一些。要延续过去十七年的认可,真正成为国内知名品牌,还需更多的软件来支持。”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辆公交车上,一位二十来岁的女生为站在她旁边的一位比她年龄稍大的女士让座,而这位站在她身边的女士既非残疾也非孕妇,相反看起来非常健康,引得旁边的人大惑不解,于是就问这位让座的女生:“你为什么会给这位很健康且和你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让座呢?”女生回答说:“因为她手上有一个我们公司的手提袋,说明她就是我们公司的顾客。”这个答案不禁让车上所有乘客都开始关注这家企业,也因此更加认同这个公司的品牌产品。谢一平先生认为:“在企业中,作为公司的一员,每一名员工对内代表的是你的岗位、你所在的部门,对外则不只代表着个人,每个人的言行还代表你所在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品牌,这个品牌就是周围人对你的评价和定位。企业的品牌也一样,在要求企业自身产品品质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企业的‘大品牌’是和企业员工的‘小品牌’有机结合的。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化去感染我们的经销商,因为他们是公司的窗口,是直面消费者的。我们需要感谢我们的经销商,是他们让我们的顾客不仅认同我们的茶叶品质,更认同我们的企业品质。”有人说,做企业好比酿酒。诚然,酿酒需要有耐心,经受越久的考验才会更芬芳迷人,而一个企业的美誉,也是以诚心和恒心一点一滴浇铸而成。谢裕大就需要以“润物细无声”这样的品格去赢得更多消费者,赢得更好的口碑。

  “诚招天下客,誉满谢公楼”。诚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而诚信的体现,正是那亘古不变的品质。步入2009年,黄山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瞄准了更高的目标。董事长谢一平先生表示:“我们目前虽说有了好产品,也有了一定知名度,但在感到自豪的同时心中更产生了巨大压力。我们要倍加珍惜广大消费者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品质,努力打造谢裕大黄山毛峰名品。我们要让这块土地的无私馈赠品被更多的人接受,让谢裕大‘漕溪’牌黄山毛峰的醇香,飘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