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茶周刊》的组织协助下,河南信阳毛尖成功走进中央电视台,一台精彩的名茶展示在央视七套“乡土”栏目“清明问茶”系列节目中播出,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一时间,信阳毛尖不仅成为京城爱茶人热议的话题,北京马连道茶叶街,也多了许多“识茶”的消费者,买茶人给卖茶人讲起了“口唇茶”的来历。
清明前夕,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副总经理欧阳道坤偕助手来到北京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在琴声悠扬的演播室里,开始了“清明问茶”系列节目之信阳毛尖专题的录制。据介绍,“清明问茶”系列节目,每期以一种绿茶为主题,播出时间半小时。在“戏说茶史”环节,由主持人扮演角色,演绎名茶历史传说情景剧。“茶艺秀场”环节,代表性茶艺表演和茶歌茶舞穿插其间。“茶经三分钟”环节则针对时下消费者关心的话题,介绍买茶、泡茶、品茶、藏茶的相关知识。并在戏说名茶茶史和民间传说的同时,向观众普及相关茶叶知识。
信阳毛尖的播出时间安排在清明问茶节目的第二期,节目一开场,两位主持人就一身古装,演绎了信阳毛尖“口唇茶”得名的经历。司管瑶池仙茶园的仙女下凡来到淮南鸡公山,偶遇家世不幸的年轻人吴大贵。同情吴大贵白天种地砍柴,晚上温习功课准备科场应试的辛苦,化作画眉鸟,从仙茶园里衔来茶籽。托梦吴大贵,将茶籽在开春种到山坡上。吴大贵从此成了鸡公山茶园的主人,每逢清明,仙女来此帮助采茶,所制新茶,芳香扑鼻。因茶籽是画眉鸟用嘴衔来,茶是仙女用口唇所采,所以定名“口唇茶”。吴大贵因口唇茶发了大财,却忘了苦读和功名。仙女一怒之下,收回了茶园。所幸距鸡公山不远的车云山下,遗留了部分随风飘来的仙茶种,成为后来的信阳毛尖。情景剧后,欧阳道坤向主持人介绍了信阳毛尖目前的产地,“五云、两潭、一寨”,以及信阳毛尖的冲泡温度在80摄氏度左右为宜等。五云茶叶集团茶艺师现场表演的信阳毛尖玻璃杯茶艺表演,将节目推向了高潮。接下来的“茶经三分钟”环节,三位主持人介绍了茶具使用的常识。
清明前夕,是茶乡最忙的时候,一年中最好的茶叶都在这短短的几天采摘加工运往销区。信阳五云茶叶集团副总经理欧阳道坤在这个时间亲自前往北京录制节目,充分体现了茶叶企业对宣传的重视。他表示,对外宣传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作为当地龙头企业的代表,他担心随着茶园面积的逐年扩大,销路很快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而近几年,由于宣传的滞后,信阳毛尖的知名度远不及碧螺春和西湖龙井这些同在“传统十大名茶”之列的茶叶品种。对此,“清明问茶”节目主持人毕铭鑫建议,尽管西湖龙井名声在外,但目前市场价格已经十分透明,无论生产商、经销商,在摊薄的利润面前都有销路以外的烦恼。信阳毛尖不必效法其他名茶,可以另辟蹊径,茶叶产品不妨尝试涉足奢侈品行列,把部分产品高端化,避开中低端产品的价格战竞争,定位高端,在资本和渠道上占据绝对优势。
在宣传定位上,欧阳道坤表示,此次走进央视,以都市娱乐节目的形式进行公共品牌的宣传不无益处,但他同时希望,在这次与央视成功合作的基础上,能有进一步的文化主题节目的尝试。以茶文化专家为嘉宾,纯粹品茶论道,效仿百家讲坛或对话类节目的形式,把茶叶品牌背后的文化背景充分展示出来。提高全社会对茶文化的认识水平,使茶文化讨论成为时尚热潮。以此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