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4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信阳毛尖品牌响彻全球
——弘昌集团董事长陈世强的茶园梦
□ 《茶周刊》编辑部

  弘昌集团董事长陈世强。张永立 摄

  2008年4月,一条爆炸性新闻在信阳市口耳相传,妇孺皆知:信阳市工业龙头企业弘昌集团,收购了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信阳毛尖旗舰五云茶叶集团51%的股权,成为龙潭毛尖的控股股东。

  谈起信阳市这次工农界的强强联手,弘昌集团董事长陈世强说:“这仅仅是开始,2009年底,弘昌集团控股比率将达到70%。未来七年,弘昌集团将追加投资20亿元,让五云茶叶集团在股票市场上市,把龙潭毛尖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

  用七年时间走向世界

  在河南电力行业,提起陈世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1990年经商以来,他带领弘昌集团,不断跳跃式发展,成为河南电力行业最大的民营企业,旗下拥有13个子公司,一家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市企业,总资产近50亿元,在河南省百强企业中排名第六。

  2008年,当业内外都在揣测陈世强可能投身高科技产业,或者追加投资能源行业的时候,却爆出了弘昌集团涉足信阳毛尖的跨行业资本运作。对于弘昌集团和陈世强来说,这是一次华丽的转身。

  完成股权收购后,陈世强兼任五云茶叶集团董事长,用半年时间,调整了五云茶叶集团的战略部署。他说:“重组以后,首先解决茶叶的经营理念问题,而后规划了一年期的三大目标、七年期的五个一工程。在我们的战略中,茶叶不再是农产品,而是高档食品和消费品。”

  按照规划,2009年,五云茶叶集团将建成“三场合一”的多功能五云产业园,新增3万亩生态茶园、建立100个城市销售点。2009年底,信阳市羊山新区的五云产业园将竣工并交付使用,园区占地600多亩,内含现代化的深加工生产车间,全国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中国茶城”和一个茶文化广场,是一个集文化、生产和贸易为一体的茶城。

  未来7年内,即国家“十二五”期末,五云茶叶集团将实现“五个一工程”:拥有10万亩生态茶园,在全国1000座城市建立销售渠道,实现100亿年销售额,上交10亿税利,帮助10万户农民奔小康。

  2008年底,五云茶叶集团拥有茶园只有1万亩,距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陈世强说:“选择重量级的合作伙伴,是投身茶产业的基本条件。五云茶叶集团是信阳龙头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创业,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茶业企业,龙潭商标是信阳毛尖唯一的国家级驰名商标。从确定合作伙伴开始,我们对于确定的目标,就充满信心。”

  理念先行 提升茶业品牌形象

  茶叶行业面临的难题有很多,企业规模小、行业利润低、管理方式陈旧等等,但是,陈世强认为,中国茶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观念落伍——“把茶当作农副产品经营”。他常对员工说,“如果不改革经营理念,再雄厚的资本也扶持不起一个优秀的茶企,就是给一个银行也没用。”

  陈世强认为,如何实现从农产品向商品转化,是茶叶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茶行业二次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他提出,要把茶看作高档的、绿色消费品和食品,以此来确定企业战略;要把茶从低挡的普通消费品,提高为中档商品。因此,茶业行业必须走工业化、集约化,从种植、良种培育、田间管理、采摘、加工到包装、销售、市场推广等,一系列环节都要集约化管理。通过搭建现代的销售平台,组建现代的流通网络,克服一家一户提篮叫卖的弊端。

  五云茶叶集团首创“一二三产同步发展”的理念,提出用7年的时间,建立自己的基地、研发机构、良种培育、加工厂、销售网络,发展自己的茶文化。只有走品牌路线,才能有所发展。五云集团要树立品牌价值,综合品质品牌、网络品牌、价值品牌。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是当之无愧的茶叶古国、茶叶大国,但是,人均饮茶量并不算大。陈世强认为,“茶叶企业要引导消费者认识到茶叶的优点,认识到喝茶和消费茶是生活必需品。从小众群体,向广谱适应人群转化,引导和培育国人的饮茶习惯,这是茶企面临的另一个经营理念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茶是一个比较小的行业。但是,陈世强坚信,“再过三十年,中国茶业必将进入新纪元,成为与咖啡、可口可乐并驾齐驱的饮品。时代为我们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如果茶企做不好、做不大,只能说明经营理念落伍,没有其他结论。”

  未来是茶饮的世界

  走到哪里,陈世强都要谈茶;谈起茶来,他总是神采飞扬。即使在入主五云茶叶集团之前,与人谋面,他也常常会热心地问,“喜好喝茶吗?信阳毛尖不错,口感好,绿茶,是健康饮料。少喝点酒,多喝点茶!”

      做了全国政协委员后,每次政协开会,他都成了信阳毛尖乃至茶界的移动广告,走到哪里,就把茶叶的优点介绍到哪里。

      陈世强总爱拿茶与烟酒作比较。烟酒已经成为了重要产业,消耗量大,品牌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他说,“茶的消耗量大于烟酒,平均单价低于同档次的烟酒,适应人群也大于烟酒。一瓶15年陈酿茅台价值七八千,特级绿茶才两千块钱。多数小孩妇女不吸烟、不饮酒,但是,妇孺都能饮茶。烟酒能做大,茶饮也一定能做大、做强!”

      2009年全国两会,陈世强提交政协委员建议书,呼吁全国公务员公务日禁酒。信阳市2007开始的禁酒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树立了政府形象,也节省了支出,让他很受启发,想到应该在全国推广。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禁酒以后怎么办?以茶代酒!不仅能促进交流,烘托气氛,而且还有利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

      不过,与市场容量相比,陈世强最看重的,还是茶饮的健康内涵。在指挥市场攻坚战时,陈世强总是鼓励员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向往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茶饮的价值会越来越被大家认同。茶产业是绿色产业,也是健康产业和环保产业,前景一片光明。发展茶产业,可以带动农民富裕,促进消费者身体健康,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未来是茶饮的世界,也是茶企的世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