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4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膜下滴灌 一举多得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一个占我国陆地面积万分之一的现代化农场——这就是土地面积达960平方公里的农六师芳草湖农场。几十年前,这里还是常有野狼和狐狸出没的“荒草湖”,当年苏联专家曾判定“此地不宜植棉”。目前,芳草湖农场总播面积38万多亩,其中棉花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籽棉近10万吨。

  一人可管理千亩农田

  芳草湖农场位于北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农业灌溉主要靠玛纳斯河流域用水调配和积雪融化形成的季节性洪水。过去采用漫灌,蒸发量大,农业用水保证率不到60%。1999年,农场开始在五分场六连推广膜下滴灌植棉技术,当年只推行了160亩。截至2008年,农场32万亩棉花已全部推广膜下加压滴灌技术,10年间膜下滴灌面积扩大了2000倍。

  金先玲是芳草湖农场二分场六连的一名普通职工。3月25日,记者遇见她时,她正在自家承包地边察看墒情。她说,她所在的连队从2000年开始尝试膜下滴灌种棉花。一年下来,她家承包的棉花地净收入比以前多了一倍。以前,一个农场职工最多能承包30亩棉花,从春播到秋收,总有忙不完的活。尤其给棉花浇水,是让人非常闹心的事。每隔30米就要打一个毛渠埂子,一年浇12次水,就得修补渠埂12次。每浇一次水,就像打一场疲劳战。现在,大规模使用了膜下滴灌自动化技术,甚至可以一个人管理1000亩农田。

  以色列专家伸出大拇指

  新疆地域辽阔。兵团耕地的特点是大面积规模化种植,往往千亩耕地无渠无埂,连片开发,集中管理。膜下滴灌,就是兵团人在此基础上,将传统的地膜覆盖技术与从以色列引进的滴灌技术相结合,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滴灌技术。

  芳草湖农场节水办主任杨建文是土生土长的农技人员。他介绍说,膜下滴灌将传统的明渠暗渠由地下管道所替代,水源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农作物根系,以滴水的方式输送到每株作物的根部。膜下滴灌种植,可一次性完成播种、铺膜,肥料也可通过电脑监控,随水流直接到达作物根系部位,使根的生长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该技术不仅节水,还可改良土壤、增产增效,是传统灌溉农业无法相比的。2002年,兵团从以色列引进滴灌技术。当时,必须4个人并排同时弯腰扳动滴灌带上的滴水球阀开关,一个来回一公里多,需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一天要操作三趟,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杨建文和同事们开始尝试对进口设备进行改造。在以色列专家门旗博士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们在常规滴灌系统上使用90型支管轮灌滴灌的技术试验取得成功。这种膜下加压滴灌系统压力均衡,滴水均匀,泵站首部只需一名工作人员操作直管口总阀门,水和肥料就可通过管道直接进入作物根系。2003年,芳草湖农场8个农业单位在8000亩棉田进行了这种创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用过这种新技术的职工都说“土办法真好使”,门旗博士也对杨建文竖起了大拇指。

  2007年,杨建文又在兵团农二师21团移动式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将90型支管轮灌滴灌改进为125型大支管轮灌滴灌。实践效果显示,使用膜下滴灌技术,比普通漫灌节水30%左右。每亩可节约有效播种面积5%—7%,节肥20%左右,节省机力费20%左右,农作物产量可提高20%以上。

  为支持兵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农发行新疆分行与农发行新疆五家渠兵团分行去年将向农六师国资公司发放中长期贷款4.6亿元,用于农六师80万亩棉花膜下加压滴灌项目建设。农发行新疆五家渠兵团分行行长曾源说,这是当时农发行在全国发放规模最大的一笔农业科技贷款。

  农六师政委、五家渠市委书记焦明启表示,兵团要建设成为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到2008年底,以此为支撑的高效、节水、增产农田膜下滴灌面积累计达到92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基地,创下了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规模的“世界之最”。

  (王 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