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丰化工是个年轻的企业,但在焦宗辉的带领下已经崭露头角,并且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发展壮大。一个自称没有多高文凭的他,20年风雨铸造成一位农资界标识性人物,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他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和营销思路。
“三心一点点”
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力量源泉,涓涓静流,润物无声。如何融合多元文化,提炼个性的企业文化,并通过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已经逐渐受到农资企业的高度重视。焦宗辉所倡导的企业文化理念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包装,但能使每位利丰员工受用,在朴素、简单的风格背后,经历了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从而企业也得到真正的效益。
在管理上,焦宗辉在内部倡导“三心”原则,即——专心、恒心、细心。
“只有专心才能在普通的岗位研究出更多的窍门,才能在工作技能上不断提升和创新,员工工作不专心,业务上就不会达到专业,只有专业的水平才能提高工作业绩。任何一个普通的岗位都要专心,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具有专心的态度。”正所谓专心致“智”,“专心”只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普通词汇,被焦宗辉放在利丰员工面前当作企业文化,要求内部员工一切从“专”做起。
“细心——对待岗位要细心,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环节,细节决定胜败,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恒心——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很多,将“三心”作为企业员工的管理理念,从细节入手、从现实出发、从基层抓起,摒弃 了以往企业文化“大而空”的弊端。焦宗辉说,刚到利丰也走过一些弯路,照搬之前企业的管理机制是万万不可的。新企业、新员工、新气象,一切都是崭新的,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完善企业的方方面面,对的就要保留,错的就要改正,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摸索中前进。
如果说“三心”原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那么“一点点”算是焦宗辉所提出企业内部管理的新思路之一:先进一点点,超前一点点,努力一点点。“只要利丰的员工多付出一点点,利丰就能在中国的农资大地上立于不败之地”。焦宗辉认为: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利丰虽然不算大企业,但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这就是利丰生存的支撑点。企业无论大小,同样都在运作和发展,最关键要看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思想。他教育利丰的员工: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只要坚持不懈,山再大也能搬为平地。
乱世出英雄
因为去年下半年低迷的肥市,国内的厂家和经销商对于今年的化肥市场缺乏信心,任何举动都显得越发谨慎,从购买原料到制定价格,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焦宗辉在乱世中梳理出自己的思路,拒绝随波逐流、盲目跟风,带领利丰员工坚定信心、分析市场,走出一条属于利丰自己的经营思路,在今年春季的复合肥市场中迎得开门红。很多兄弟厂家找到焦宗辉,希望能与之信息共享、经验交流。焦宗辉毫无保留地与他们互换心得,他说,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同时也是在激励自己创造新的思路。
“我所提倡的市场战略就是按照毛泽东的战略——以农村包围城市。因为战略定位的正确,毛泽东在井冈山上看到共产党的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当时结合农民的力量开展农民运动,打土豪、分田地,农民得到真正实惠后开始拥护共产党。当时中国人口有94%是农民,而6%的人却占据着94%的土地,农民拥护了共产党就等于中国大部分人都拥护共产党。同样,我们提高产品自身的科技含量,让农民看到效果,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利丰也会得到农民的拥护。”
2009年春耕末期,正是复合肥市场复苏回暖的季节,很多厂家忙趁此时加大力度生产、销售。而焦宗辉却告诉员工开始下一季生产的准备工作。他说,春季用肥已经过了,别指望它了。这正是焦宗辉所倡导的“先进一点点”的战略思想,永远走在别人前边,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引领市场,抢占制高点。说起制高点,焦宗辉对“高度”一词侃侃而谈,他认为企业领导人要有高度,企业发展战略要有高度,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倘若领导者只拘泥眼前的成绩,企业就会停滞不前,不能长足发展,也不能实现“百年老店”的意愿。这正如焦宗辉所开的SUV,底盘离地近三尺,驾驶起来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意味。人们开玩笑地说,焦总个子高,底盘高,思想境界也很高。
历数利丰的成长经历,从2006年12月投产到现在不过2年时间, 20万吨尿基高塔、20万硝硫基高塔、20万吨氨化造粒,60万吨的产能已初见规模,发展规模之大、时间之短,在国内复合肥行业内也是少见的。
生存之道
利丰化工目前拥有全国800多个忠实的经销商,焦宗辉对每一个经销商都非常重视。从“蒜县”金乡打响第一炮,焦宗辉便与经销商结下不解之缘。在以往的市场调研和与经销商的接触中,焦宗辉总结出农资经销商的一些生存之道:
看到现在农资市场变化的形势,经销商不能因循守旧,不能因小而不为。现在很多农村出现了种粮大户,这部分势力不可小觑,要随时做好跟进工作:提供肥料、测土配方、农化服务、密切交流,这些做法能有机地与农户建立和保持合作关系。在农户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销售量能与其一同增长。前期的投入意味着日后的收获。如果经销商只停留在单一的零售阶段,必然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今天是三亩地,明天是三十亩地,将来可能就是三百亩地,经销商要将目光放远,不能拘泥眼前的微小利益。
品牌是经销商生命依存的根本。焦宗辉认为,经销商选择合作品牌时,一定要将目光放远,尽量选择规模较大,发展较稳,可长期发展合作的厂家。经销商如果选错了品牌,在经营的道路上势必会前功尽弃。
此外,农资品牌的打造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企业和商家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以完成。焦宗辉说,虽然品牌的打造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具有良好经营意识和头脑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的市场推广,在短期内将一个弱势品牌,打造成一个“区域强势品牌”。如果经销商选择好合作品牌,以后的经营就不会充满波动。这就是品牌依托的重要性。
农资经销商要想长足、稳定地发展,离不开细心周到的服务。在农资市场中,产品本身、销售渠道、促销手段等因素中,人们越发注意到农资服务的重要性,曾有人说,“服务决定成败”。可见今后农资市场中,服务为销售工作所带来的影响巨大。
厂商战略合作也是经销商发展壮大的因素之一,在选择合适的厂家后,相互配套的经营合作能提高经销商的综合实力和业绩销量。在服务上的战略可以如此,在运输、销售的环节上也可采用战略合作的方法,为品牌造势、为经销商铺路,可谓厂商之间的亲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