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近日表示,正在与有关公司研发农民零售养老金保险产品。农行从2008年3月开展城乡养老金业务至今,全行养老金管理规模实现了530亿元,在有管理资格的商业银行、养老保险公司、基金、证券、信托等众多机构中,农行业务规模、增长速度、社会覆盖面、管理品种名列全国第一位。
在农行一年来托管的530亿元养老金中,主要包括企业年金、农民养老金、医疗保险、地方社保等多种养老金,涉及企业5000多个,涉及企业职工和农民500多万人。并对全国10个省、市的存量农民养老金实施了保管,占存量农保基金的25%。农行已经开发了上海社保、中国人寿、山东电力、南京港集团、贵州航空等一大批企业年金客户,还开发了四川、广东、辽宁、河南等一大批农民养老金客户。
农业银行近日表示,针对全国2.3亿农民工养老保险账户流动困难的情况,该行正全力研发覆盖全国的农民工账户流动支持系统,为农民工养老保险账户在全国实现电子化有效流动提供金融支持,同时,农民零售养老金保险产品也是该行正在研发的新产品。
(摘自《人民网》)
评论:“覆盖全国的农民工账户流动支持系统”、“农民零售养老金保险产品”。农行近来的研发和探索表明,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途径有很多,关键在于各个金融机构如何用智慧去开拓。
面向“三农”的创新需要“与时俱进”。针对我国数亿农民工养老保险难以流动转移续保的难题,农业银行成立了我国首个以农民工养老金管理为主的“养老金管理中心”,以服务农民养老金为主,为农民工养老金搭建终身“流转桥”;针对全国2.3亿农民工养老保险账户流动困难的情况,农行又开始倾力研发覆盖全国的农民工账户流动支持系统,以及农民零售养老金保险产品。可见,面向“三农”的金融产品创新也应抓住“焦点”,应以“三农”中的实际问题和需要为出发点。
其实,创新,不过是在已有业务基础之上的进一步突破。2005年,农行开始着手开发“农民养老金托管业务”;2008年,成立“养老金管理中心”;2009年,提出研发农民工账户流动支持系统和农民零售养老金保险业务。可见,农行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对原有业务的突破。但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突破需要有锐意进取的思辨能力、需要改变抱残守缺的态度,更需要有打破陈规旧习的勇气。而这些,恰是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在业务探索中所欠缺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