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近年来刮起了问责风暴,问责是和一定的责任联系在一起的。必须承认,每一起事故的发生,不同程度上都有相关人员不尽责、不作为、乱作为的原因。
做任何工作都需要责任,责任与权力对应,不需要负责任的权力都是低效率、无效率,甚至会起反作用!问责就要求权力和责任相匹配,让每一名管理者对手中的权力有敬畏之心,时刻想着头顶上悬着的问责这把剑。而要让问责发挥作用,“问”和“责” 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问责,首先要“问”。这个“问”有着多层意味:一问“责”之所在,要让责任明明白白;二问“责”之大小,权责对等,有多大权负多大责;三问与“责”对应的“罚”如何,处罚要适当到位,不能不痛不痒;四问“责”之实质,问责不是仅仅要追究责任,需要的是更进一步探究管理规律,不再重蹈覆辙。做到以上“四问”,问责的“问”就做到位了。
问责在“问”了之后重要在“责”,而“责”最要紧的是敢于动真的。正是存在“问”出问题后“责”时仅仅“高高举起,轻轻拍下”的情况,才会有人心存侥幸,在问出问题后还是有恃无恐。责任重于泰山,好人主义、怕得罪人等不敢“责”的做法都是不负责的表现。“问”而不“责”,问责就形同虚设。
“责”不仅来自其他人,安全管理者自身也要自“责”,主动思考应当承担哪些职责,责任是否履行到位,自觉唤起自己的责任心,把责任变成明确的压力和动力,自主承担责任,自觉履职尽责,这是每一名安全管理者应有的境界。
问责只有全面地“问”出问题后严厉地“责”,才能成为安全管理者头上的“紧箍咒”,让不在状态的“太平官们”感觉到自己的责任,企业的安全管理才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