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几年来的改革发展,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协会数量稳步发展,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服务功能日益强化,在搞活农产品流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
从84万到300万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协会近几年协会和会员数量较快增长,行业代表性不断增强。
数量——
全系统协会数量从2004年底的5846个,增加到2008年底的2.2万个,增长了3.8倍;会员总数从2004年底的84万个,增加到2008年底的300万个,增长了3.6倍,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覆盖面——
从农资等少数几个行业向棉花、食用菌、果品、茶叶、蜂产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多行业扩张;从单纯的流通领域向生产、加工、科技、信息等多领域延伸;会员结构也从以系统内为主向系统内外均衡发展转变。
行业代表性——
浙江省农资流通协会会员单位的农资经营量占全省总经营量的90%以上;中国蜂产品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打破行业上下游界限,面向整个产业链发展会员,会员的年营业额占全行业经济总量的70%以上;中国果品流通协会通过大力发展分支机构,已在中国主要果品优质产区发展苹果、葡萄、猕猴桃等果业分会15个,目前,总社主管协会的分支机构已从2004年底的6家发展到2008年底的65家。
>>成果
多方面实现大发展
——内部改革不断深化,规范化运作水平得到提高。一是治理结构逐步健全;二是规章制度日趋完善;三是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强化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建立行业自律规章;二是深入开展文明行风创建活动;三是认真组织开展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
——制定和推行行业标准、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取得明显进展。一是争取政府授权,积极制定行业和国家标准;二是大力推广新标准、新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反映行业诉求的力度不断加大,维护行业利益的能力不断增强。一是主动参与涉及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的制定工作;二是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三是及时反映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开展国内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国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二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突破。
——加强人才培训,行业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一是加大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二是加强了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行业组织能力得到彰显。
>>影响
带动联合社职能转变
供销合作社行业协会的加快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各级联合社的职能转变。
一是加强了与农民的联系。系统行业协会会员中农民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61.9%提高到目前的83.5%,体现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宗旨。
二是增强了服务功能。系统领办的行业协会中,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流通协会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18.8%提升到22.5%,体现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流通领域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三是成为协会发展的服务平台。各级联合社通过发展行业协会,促进了开放办社的进程,密切了与农民群众的联系,承接了政府转移的职能。
>>发展
改革 人才 服务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行业协会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新时期、新形势对行业协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社会组织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下一步,加快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推进协会内部改革,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运作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职业化、高水平的协会管理队伍。加快协会发展步伐,提升协会的行业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协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协调,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积极反映诉求,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联合合作,推进协会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形成有利于行业协会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