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副县长甘华锋,分管农业工作,熟悉、热爱和指导着筠连苦丁茶产业的发展。3月1日,甘华锋副县长在老舍茶馆向北京茶界推荐筠连茶叶。期间,他接受了本报专访。
《茶周刊》:筠连苦丁茶市场现状如何?
甘华锋:就全国而言,筠连的绿茶就其知名度,无论如何发展要达到第一梯队都很难。但是,筠连苦丁茶却已年销售几千万元,在全国有了较高的知名度。
通过前几年的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建设,苦丁茶目前在品牌打造、产品质量和产业发展上都有长足进步。
全国苦丁茶市场筠连已占了50%以上,2005年筠连年销售额已达6400万元,筠连苦丁茶已具有调控整个市场的能力。
《茶周刊》:怎么评价苦丁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价值?
甘华锋:县政府把茶业作为筠连农业的重中之重,作为筠连农业支柱中的支柱抓好发展。现在,筠连苦丁茶和当地烤烟、肉牛已经成为我县的三大品牌产业,是政府重点培育壮大的品牌产业。现已有双腾镇鱼井村、塘坝乡柑子村和团林乡沙兴村3个苦丁茶百万元村。
在茶产业的发展中,苦丁茶大有作为,以苦丁茶作为特色,引领筠连茶叶的发展,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今年,筠连县将培育10万亩生态茶叶产业带,苦丁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筠连茶业的发展,要通过苦丁茶的宣传,提高筠连茶叶的知名度,以此引领绿茶的发展。
《茶周刊》:针对苦丁茶,筠连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
甘华锋:在最近的筠连县政府常务会上,决定恢复筠连县苦丁茶开发办公室,突出专人专管。
在品牌重塑和苦丁茶的长远发展上,县上加大投入,将苦丁茶作为特色产业进行包装。通过我们对茶农的培训和管理,让过去零散的小作坊式的生产制作集中起来。茶农按照地方标准进行制作,龙头企业严把质量关口,一举根除以前存在的弊病。县政府扶持县茶叶协会与苦丁茶协会,加强协会与龙头企业的联姻,在“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下,实施行业管理。
通过10—15年的努力,建立苦丁茶示范园区,重点打造双腾、塘坝、团林、筠连镇,实现年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苦丁茶之乡、中国名茶生产基地县。
《茶周刊》:针对龙头企业,筠连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
甘华锋:县政府扶持龙头企业,打通销售渠道,正在培育壮大一批苦丁茶龙头企业和苦丁茶的生产基地。在现有加工企业的基础上,继续对醒世、玉壶、双星等公司的扶持,为它们的发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其它的加工企业逐步进行整合,要以标准化生产对加工厂进行规范,引导有潜力的加工企业的发展。
加大财政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要对产业化资金捆绑倾斜龙头企业的发展。同时,建立茶叶企业融资担保机制,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茶周刊:筠连计划如何发展非苦丁茶产业?
甘华锋:筠连不仅是苦丁茶之乡,也是优质绿茶和川红的故乡,污染小,土壤、气候等优越的自然环境适合名优绿茶的发展。筠连绿茶产业发展空间大,政府计划要重振筠连绿茶雄风,打造5个万亩示范园区,11个良种茶专业村。
在低海拔区发展早茶,比浙江的早茶要提前20天上市,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800米左右发展优质名茶,也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我县的龙井春茶已经要下树以后,浙江的龙井才上市。我们目前发展的龙井形状茶具有较好的品质优势,其香气、滋味不比浙江差,反而在香气指标上超过了浙江的龙井。
此外,我们还在打造一个较有特色的介于竹叶青与龙芽间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