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3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在“共赢的气度”中复兴
——陈蓉总经理洒谈醒世茶业公司历程
本报记者 薛城

三月一日,陈蓉(左一)亲自带队,参加在北京老舍茶馆举办的“二零零九中国宜宾早茶北京品鉴会”。
二零零八年八月三日,陈蓉作为筠连商界代表,在邓小平家乡四川广安市传递奥运火炬。

  3月1日,在宜宾早茶北京推介会上,宜宾市政府携手筠连醒世茶业,向北京茶界隆重推荐苦丁茶。时隔五年,这是“中国苦丁茶之乡”首次在北京推广苦丁茶,也拉开了苦丁茶重返北京市场的帷幕——在不法商贩2004年被中央电视台曝光后,筠连苦丁广受株连,销量锐减,几乎在北京销声匿迹。

  筠连苦丁龙头企业醒世茶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陈蓉说,“2008年,醒世苦丁销量增长30%。这让我们增强了信心,也看到了希望。筠连苦丁茶复兴在即,苦丁之乡终于即将走出低谷了!”

  引子:祸兮,福所倚——寒潮可以开出美丽的雪莲

  2004年6月23日,CCTV-2“生活”栏目报道,少数生产苦丁茶叶的不法商贩,用葡萄糖给茶增重,用色素给茶染色,甚至用油给苦丁茶上光。一时间,茶人谈苦丁而色变,避之唯恐不及。随即厂商的经营广受株连,正在购销两旺的苦丁茶市,猛然跌入低谷,无人问津。

  回忆起那场盛夏中的寒潮,陈蓉还心有余悸,“单价上千元的高档苦丁,价格陡然下降到二三十元。茶园里,茶菁无人采摘,采茶的苗族阿妹或闲赋在家,或外出务工。批发和零售领域,鲜有商人看好苦丁前景,不相信筠连苦丁能重振雄风。不少多年的合作伙伴,也断了跟苦丁茶厂家继续合作的念头。”

  2004年下半年,往年回款良好的醒世茶业,突然遭遇了回款难。经销商们中间流行着一句话,苦丁茶完了,醒世马上也要完了,欠醒世的货款也不用还了。时至今日,当年的近百万货款依然没有收回。

  在所有人都要认为苦丁茶要倒闭的时候,陈蓉没有绝望,反而带领醒世茶业辛勤拼搏,闯出了一条生路。这是市场环境不景气的几年,但也是醒世茶业苦练内功,沉稳发展的几年。回首这几年走过的路,陈蓉欣慰地总结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那场盛夏的寒潮中,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灭亡,反而让我们获得了重生!”

  四年来,醒世茶业励精图治,韬光养晦,树立了“多予”“共赢”的企业理念,对内建立企业民主制度,对外强化互利合作,以“共赢的气度”,将自身成功打造成了一家“有品牌的茶叶供应商”。

  多予——共赢的气度

  “共赢的气度”,这是醒世的广告语。醒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账本,上面不仅记录着成本、支出,还记录着公司的秘密——利润。没有人愿意把它暴露给自己的生意伙伴。然而,醒世做了,它把自己的账簿拿给大家看。醒世不仅给大家看,还给大家算,让合作伙伴明白醒世和合作伙伴的利润率各自有多少。

  陈蓉说,“我们要赚明白钱,算明白账。我们的原则是,‘坦诚开放,平等互利’,交给茶农和经销商一本明白账。”

  每斤鲜叶28-32元,这是醒世2008年承诺给农户的最低保护价。每年年初,醒世都会以当地农民做其它营生的收入做参考标准,计算出当年的鲜叶最低保护价。只要是合格的鲜叶,不论数量多少,醒世敞开门收购。最低保护价,像官方的粮食最低收购价一样,让农民旱涝保守,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了后顾之忧,成功地维护着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保证了茶农对茶园持续投入的积极性。

  除了最低保护价,醒世还对茶农算利润账:企业收购价是多少,销售价是多少,生产成本是多少,利润是多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此为基础,与农民协商茶菁合理的等级价位,保证鲜叶处于合理的价位,绝不一味地单方压价。

  陈蓉说,“在苦丁茶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醒世都优先保证合作伙伴的利益。无论是农户、加工厂,还是经销商、消费者,我们对任何人,都有一本明白账。——这就是共赢的气度。只要他们的利益得到了保障,醒世就会有辉煌的未来。虽然企业利益近期受到了损失,但是从长远看,还是得到了保证。”

  向管理要效率

  陈蓉的办公室里,堆满了管理学的书籍、杂志。自从2001年回乡创业后,这些管理学的精神食粮,就一直陪伴着她。这位有着10年打工经历的川妹子,不断学习、充电,已经成为了管理领域的行家。向管理要效率,在陈蓉的边学边用中,醒世茶业踏上了管理创新的道路。

  反弹琵琶——倒立式茶园托管。茶业领域的托管,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但是,将茶园交给茶农托管,却是不折不扣的新闻。在不少茶人将自己的小“单位”,交给一个大企业去托管的时候,醒世茶叶却反弹琵琶,将自己4000亩茶园交给分散的农户,把自己的“大家”托管给了分散的小家小户。

  2001年创业时,醒世田无半垅;2009年,醒世已经拥有3000亩苦丁茶园、1000亩绿茶园。早期,醒世以农民工的形式,聘请当地农民管理茶园。但是繁忙时节,却总是人手不足,贻误时令。后来,受托管模式的启发,醒世终于探索出农户托管的新模式——倒立式托管。

  在这种托管模式下,醒世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与当地茶叶办公室合作,在修枝、施肥等各个环节,对农民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持和规范指导。

  反向托管,既节省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也提高了茶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管理创新中实现了双赢。

  讲民主——别具一格的民营企业“董事会”。醒世的投资人是陈蓉姊妹,但是当家人却有多个。“醒世采取民主化管理。每一项重大决定、重要的人事任命、财政决断,都交给管理团队来讨论。”陈蓉说。

  现在,醒世的管理团队是一支年轻的团队、专业的团队。所有的重大事项,都由团队决定。在醒世,“阳谋文化”盛行,什么事情都可以拿到桌面说,普通员工也可以直接对董事长表达不同意见。

  民主制的作风,净化了企业风气,激发了企业活力,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战斗力,减少了内部损耗。这种作风,在茶业内外的家族制民营企业中,并不多见。然而,醒世做到了。

  在员工眼里,陈蓉是“陈总”,更是大姐。

  向科技要保证

  据传,从明朝中期开始,苦丁茶就渐渐走出它的故乡,走向繁荣的城镇,成为皇宫的贡品。筠连是苦丁茶之乡,苦丁茶作为饮品已经陪伴筠连人走过了数百年之久。这期间,筠连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制茶技艺。

  醒世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就将眼光瞄准了新科技,通过不断探索,为筠连小叶苦丁装上了科技的翅膀。

  苦丁茶是非茶之茶,生产工艺与茶类有着明显的区别,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杀青方式。苦丁茶用水煮杀青,而“真正”的茶叶,则大多采取干燥杀青的方式。

  水煮杀青,难度很大。煮过了,色相发涩;没煮到位,则颜色发黄,工艺要求极端严格。公司经过不断探索,同四川农大茶学系建立起合作关系,发明了“超高温瞬时杀青”技术,借鉴了“龙井茶”的两大工序,集成了“碧螺春”、“都匀毛尖”的做形手法,首创“滚团式”造形法,采用“冷链式加工和贮藏”,蒸气杀青,反复揉捻,多次漂洗,多次烘烤,先后17道工序,机械化操作,工厂化生产,呕心沥血地保存苦丁茶纯天然的内含营养成分,取得了巨大成功。

  由于采用了高科技,不加任何色素,醒世也能生产出优质佳味的好茶,实现了色、香、味的完美结合。苦心人,天不负,经农业部的专家们评定,公司生产的“醒世系列苦丁茶”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AA级绿色食品”认证,新开发的“清之盈”花语苦丁茶又荣获“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和“西湖国际食品博览会”特别奖,同时公司还被评为“四川省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茶叶质量的瑕疵,很多时候,普通消费者是看不到,也看不懂的。陈蓉不止一次地说,“作药是在作良心,作茶叶也是在作良心。我们绝不赚昧良心的钱!”

  由于采用了高科技,同时管理严格,醒世的成本高于市场同类产品。陈蓉说,“虽然这导致跟市场对接缓慢,但是,我们相信一定会最终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向保健要市场

  长期经商的陈蓉,对茶业市场有着非凡的敏感。她现在考虑最多的,是苦丁茶的定位。

  她认为,以前那种“流行的、时尚的、新奇的”定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要以一个更为独特、与时俱进的切入点入手。

  她说,“可以从它的保健功能性入手,我觉得这是苦丁茶下一步的出路。我们正在做的,就是完善苦丁茶保健功能的专业认证。”

  相对于市面上其它保健茶,要么就是外形不好看,要么就是口感很浓,而筠连苦丁茶在这些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且在全国市场来说,既能被北方人接受,也为南方人喜爱,这在茶业界还较为少见。

  对于苦丁茶的未来,陈蓉胸有成竹。经过几年的“沉默”,醒世已经做好了再出发的准备。万事俱备,只待扬帆。

  2009年,朝向更高的目标,醒世再出发。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