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3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科技下乡 安全做茶
——从乌龙茶质量及安全科技培训大会说起
张永立

  3月15日在安溪县举行的“乌龙茶质量及安全科技培训大会”现场,有两个现象令人吃惊,一是长达3个多小时的会议进程中,没有一个人抽烟,二是没有一次手机铃声响起,除主讲人作讲解外,会场始终保持安静,无任何杂音干扰。这在许多大城市的高端会议上都是难以保证的,到会代表300多人,主要是安溪县及周边各村镇的茶农茶商,他们的素质何以超乎寻常呢?

  探究会议的内容便会得到答案:培训大会是一个务实的大会,主要向基地茶农介绍当前乌龙茶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会中专家所言,关系到每一位在场者的切身利益,大家都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自然遵守大会纪律。到会的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专家、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及日本三得利公司、三井公司的代表,以现实案例讲述怎样解决茶树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怎样确保乌龙茶的质量安全达标实现茶叶出口创汇,其丰富的内容对听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虽然眼下面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但乌龙茶的出口市场依然存在。确保茶叶出口需求,仍是中国茶产业的重要环节。安溪是我国产茶大县,是乌龙茶的主产地,福建省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及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泉州综合试验站共同主办这次培训大会,与当地的茶叶生产结构及出口份额有关。八马茶业虽然在国内已有350家连锁店,但又是一家乌龙茶出口重点企业,企业通过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基地建设带动当地农户共同发展,是与茶农同舟共济的。因此,在我国茶叶检测设备十分精准、我国权威检测部门关于出口茶叶检测标准与国际对接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的情形下,依靠在岗专家们以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观启迪茶农茶商、发挥茶业科研主体作用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十分必要。 

  由八马茶业的案例不难看出,茶园是茶叶的第一车间,茶叶的种植管理、生产加工、出口及内销,产业链各环节环环相扣。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源头做起,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可追溯管理体系,使得人人守规矩,道道严把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限 ”。2006年5月份开始实施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及今年6月份即将实施的食品安全法都清楚地表明,茶叶作为一种食品,其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农残问题是安全的隐患,作为生产者要时刻注意,要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批茶叶农残的控制工作,重视农残控制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哪种农药可以使用,什么时间使用对人体无害,一定要遵从专家指导,根据指定农药安全使用手册对应用药,绝不能盲目用药,更不能随意买农药以造成检测超标。只有持续不断地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生产和管理,才能保证出口和内销产品的卫生安全。

  本次培训大会,将专家的研究成果与茶区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既对普及科学种茶技术工作是一个推动,又敲响了茶农的质量安全意识警钟,让茶商、茶农、茶企同心协力,居安思危,共同提高产品安全防范能力,是确保茶叶安全生产、助农增收并且值得茶区推广的一个很好的举措。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