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化肥进出口政策的调控,我国化肥市场剧烈起伏,整个化肥行业遭受巨大损失。虽然目前行业已经逐步走出“暴风骤雨”的痛苦时期,然而,行业仍未能摆脱“两高”积压的阴霾。再加上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的明显减速,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增加。尤其是2008年以来,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下行且面临进一步下行的压力,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也影响着农民的用肥积极性以及化肥行业的发展走向。
作为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化肥行业,在促进粮食稳定增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化肥行业的稳定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
2009年中央1号文件第6次锁定“三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专题的研究和全面部署,并在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扩内需、保增长中把加强农业作为重点。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又把“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作为要着力抓好的七项工作之一,并在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业补贴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对“三农”的扶持政策为化肥行业带来了利好的信心。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化肥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失衡、行业发展分散,粗放式发展方式等问题亟待解决。2009年,我国石化产业的振兴计划提出调整结构和优化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这种长短期相结合,既解决企业目前困难、又更多考虑行业长远发展的振兴规划,为化肥行业带来新的希望。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促进企业优化结构,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引导方向,为企业转“危”为“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随着我国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我国农资行业的发展对于农业产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而农资行业的发展现状也日益被高度重视。今年“两会”期间,涉及农业发展的相关话题数量增多,其中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相关提案、议案和建议,如化肥产业发展方式、化肥市场机制、产能调控、农技推广、农资市场监控、产业发展方向等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此次“两会”期间,记者分别采访了来自生产企业、流通环节、农技一线、土肥站、农民等各个环节的代表委员,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的观点反映了农资行业以及全社会的心声。
(报道详见B1、B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