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3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 熊大利

  记得一位即将上任的基层信用社主任在谈到如何开展工作时,这样说:“首先,我将善待下属”。这样一句普通的话语,长久以来一直萦绕于笔者的心,对于一个基层农信社的管理人员而言,从中得到的应该不仅仅是感动。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三农”发展的支持者,说到底,首先还是一个企业,还是以赢利为最大目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既然是企业,就有一个如何管理的问题,使之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问题,“善待下属”,正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真谛——以人为本。

  金融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服务性行业的最大特点是“服务”二字。记得曾在报上看过一条跨国企业的采购原则:在洁净、舒适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员工才能产生出真正令顾客满意的商品。这条原则,我想同样适用于信合事业。

  那么,如何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呢?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实践中,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探索:一为硬件,二为软件。

  硬件主要是指职工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给职工以良好的心态,保持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创造出优质高效的工作成果。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职工对自已所处的工作岗位及工作环境持有一种积极喜欢的态度时,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全身心投入工作,以发自内心的微笑真诚面对顾客、感染顾客、吸引顾客。相反,当职工对自已的工作环境、工资收入等产生心理不平衡时,就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结果,每天带着情绪上班,对工作只是一种得过且过的应付态度,面对各种各样的顾客,能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吗?

  软件是指精神和情绪方面的因素。培养教育小孩子的经验告诉我们,给小孩子多些及时的表扬,热情的鼓励,正确的引导,赛过简单、粗暴的打骂。其实,成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人的潜意识里,人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赞美,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渴望得到最起码的尊重。这种尊重,并不是提倡领头人一味地、无原则地迁就、放纵,对待同志的缺点、错误,不能听之任之,要用适当的方式加以积极地引导,而不是消极地一棍子将其置于死地,关键在于把握好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从而达到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随时研究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时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精神卫生,深入基层职工为他们排忧解难,引导他们奋发向上,正确认识自身所存在的价值,鼓励他们认真对待学习、努力工作、多出成绩、多出成果。要从情感上出发,关心职工的所思所想,有利益、有机会时要考虑到普通职工,不让职工产生自卑、压抑、沮丧的情绪,要让他们看得到前途和希望,培养和发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潜能。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但是,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思想动态行为所面临的新形势、新动向、新特点,进一步提高我们信用社的工作效率,既是搞好安定团结、促进工作稳定的关键所在,又是关系到我们信合事业对外企业形象的头等大事问题。

  根据员工的心态变化和所面临的新形势,用我们的亲和力和真诚,设身处地关心员工的生活现状、工作心态,努力为其创造一个宽松、和美的工作环境,努力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的信合家园。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