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国人重托与希冀的全国两会,在北京如期召开。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2009年政府经济工作勾画了基本的蓝图——“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与前几年的目标相同,依然是8%。但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一决心着实难能可贵。
在历年确定的经济增速目标中,中央政府从来没有“食言”的先例。这一次,我们可以一如既往地相信,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良好,茶业发展将依然身处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中。2009年,茶界将见证、分享这8%的盛宴与喜悦。听着总理的报告,如同身沁阵阵茶香。总理的报告,回顾了中央政府2008的工作,展望了2009年的工作规划,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几乎件件都涉及、关联着茶业经济的发展。在这其中,有一部分大事要事直接影响着茶业经济。
关键词一 “三农”补贴
政策:2008年,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5955亿元,比上年增加1637亿元,增长37.9%,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达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
2009年,中央政府将做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把中央财政的400亿元补贴资金用好用活,使企业增加销售、农民得到实惠。此外,中央政府还追加投资,改善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服务。
解读:2008年,国家付出的农资补贴中,也有茶农的一份。上半年,化肥价格走高,农资补贴确实为不少茶农解了燃眉之急。2009年,茶农购买生产设备和家电、汽车等,也将获得额外的补助。
关键词二 中小企业减税
政策:2009年,中央政府将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采取减税、退税或抵免税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税负。今年将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落实已出台的中小企业相关税收优惠及出口退税等政策。2009年,中央政府将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解读:我国茶业企业多数属于中小企业,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金融优惠,自然能波及到茶业行业。对本小利小的茶企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关键词三 “三农”信贷支持
政策:2009年,中央政府将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融资难问题。
解读:不少茶业企业,拥有良好的上游资源,但是,却苦于资金限制,不能拓展下游网络,不能引进最新加工技术。获得“三农”金融支持,茶业企业将能加速发展,尽快做强做大,早日实现产业升级。
关键词四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政策:2009年,中央政府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在全国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解读:迄今,茶行业还没有发生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但是,针对食品行业的安全监管,将会越来越严。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将成为茶业企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相应地会增加运营成本,促进市场分化。《食品安全法》在两会前获准通过,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关键词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政策:2009年,中央政府将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完善扶持政策,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解读:我国正在构建中央、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制茶工艺、茶具生产工艺、茶戏剧等不少涉茶项目,都已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财政,相应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其传播与繁荣。在政府的支持下,更多的茶文化与茶历史将进入公众视线。
关键词六 两岸关系新局面
政策:2009年,中央政府将积极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积极推进两岸金融合作,支持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提供融资服务。加强两岸双向投资和产业合作,拓展和深化农业合作。
解读:在我国内地的茶圈,有不少台湾茶人已经扎根、开花,结出了丰硕的事业成果,成为圈内名人。
金融合作的新模式,将开启台湾商人在大陆融资、贷款的新时代,帮助台湾茶人解决一时之需。另一方面,在两岸农业合作中,茶叶生产与加工是重要的一环;拓展和深化合作,茶界将是最早一批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