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江 师容)2月26日,来自世界各国的化肥研究机构、化肥生产商和供应商等200多位代表聚集北京,参加了在王府半岛国际酒店举行的第六届FMB亚洲肥料会展。
FMB一直是各国化肥企业了解肥料行情的窗口,也是全球肥料未来走势的风向标。第六届FMB会议,适逢当前全球经济遭受严重考验、化肥行业的形势日趋严峻之际,此刻将关注焦点从世界市场引向中国,足见中国肥料市场在亚洲乃至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在FMB的六次亚洲年会中,连续3年在中国成功举办化肥盛会,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开幕式中,主持人Mike Smith先生表达了FMB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并代表FMB对中方协办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FMB成员及相应的企业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
在本次会议上,国际国内的业界人士对中国化肥产业政策走向给予了充分关注,此次会议释放的信息显示,国家相关部门对“稳定政策、稳定价格”的整体思路日见清晰。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吴君扬博士在题为《中国化肥行业进入市场化时代》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化肥行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阶段,行业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国家将继续稳定政策,并密切关注春耕期间的市场价格。吴君扬表示,对于化肥市场出现的问题,也将通过政策调控来解决。对于出口关税,国家将按照已经既定的政策继续严格的执行下去。
作为FMB的中方协办单位,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李晓妮就“中国化肥贸易进出口形势”做出了分析,特别是针对复合肥企业普遍比较关心的钾肥进口问题进行了阐述。她说:“钾肥的高价格已经到了中国农民的承受极限,所以2008年中国市场上钾肥的需求量出现了大幅下降,降幅达30%以上。”“预计中国的钾肥消费量会继续下降,进口量将不会高于2008年”。
近期国际及国内市场氮肥行情大起大落以及中国氮肥产业调整政策,引起企业的高度关注。会上,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刘淑兰围绕“先满足国内需求,后考虑化肥出口”的主旨,阐述了中国国内需求与国际市场双向调节的关系。对于氮肥产业调整,她提出了“上大改小”、通过技改转变企业高能耗的思路,同时也对国内氮肥价格上扬可能会吸引国际资源回流等情况表示了忧虑。会上,中国硫研究所樊明宪博士分析了硫磺市场后期继续走高的趋势,中化化肥磷复肥部经理吕文分析了化肥市场波动规律,并预测2009年磷肥市场将有所回升。
会议期间,发改委、商务部、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对中外企业代表关注的关税政策、未来产业发展以及流通环节放开具体细则的出台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针对市场中对政策的各种传言,发改委表示,随着《中国石化产业振兴规划》细则的出台,化肥生产的方向将更加明确,国家进出口关税政策在一段时期内将不会改变,对磷肥产业的调整将更加关注。此外,发改委人士透露,关于流通体制放开的具体政策将于近期出台,并对进入流通领域经营者入门“门槛”和化肥质量追溯制度等做出相应的具体规定。
在倾听政策的同时,中外企业代表通过紧锣密鼓地接触,对当前市场的大起大落和今后的政策进行了热议。国内复合肥生产企业、边贸企业以及经销商都纷纷表示,稳定市场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稳定市场、稳定价格才更加有利于化肥企业的稳定发展。
为期2天的第六届FMB会议在交流与合作的氛围中,圆满的落下帷幕。通过此次会议,外商捕捉到了中国化肥产业政策信息,中国企业则通过这个平台宣传推广了自己,让世界对中国的化肥产业有更加清晰地了解和认识。与会者表示,通过交流经验和传递信息,不仅洽谈了合作、共创了商机,更增强了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共度难关的信心和力量。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政府、中介组织和中外企业三方更应当携起手来,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相关报道请见本刊B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