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许雷:粮补应根据实际种粮面积发放

□ 本报记者 蔡靓 文/图

  去年“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雷提出的第2434号“关于落实农民卖粮难、促进农民增收政策的提案”得到了国家财政部的答复,其中指出:“粮食直补,资金来源于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建立的粮食风险基金……”虽然许雷笑言自己觉得财政部的答复“还不错”,但他认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在执行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谈到在粮食补贴中出现的问题,许雷说:“我觉得这主要表现在‘地主受益、转包种粮者受害’的现象。”许雷向记者解释:“这是指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后,按人口、按劳动力承包到土地的农民,他们是原始承包者,我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地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农民进城打工,一部分农民搞第三产业,另一部分农民搞农副产品深加工,他们把不种的土地转租给种田大户,许雷称这些种田大户为“转包种粮者”。

  他举例说:“地主”每亩水田租费为400-500元,多者达600元以上,而国家粮食补贴又直接给了他们,转包种田者则分文未得。“这就是‘地主受益、转包种粮者受害’的道理,而这将直接影响到土地的有效流转”,许雷说。

  许雷提出了对于粮食补贴政策的意见。“我认为转包土地种粮者应该按种粮土地面积,直接享受国家粮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对于原始承包者,应该只享受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转包费权,不享受国家粮食补贴优惠政策。”

  此外,他还建议,政府可根据种粮者实际种植的土地面积,将粮食补贴费改为“买良种补贴费”,发放给种粮者,这样便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利于农民增产增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