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雷提出的第2434号“关于落实农民卖粮难、促进农民增收政策的提案”得到了国家财政部的答复,其中指出:“粮食直补,资金来源于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建立的粮食风险基金……”虽然许雷笑言自己觉得财政部的答复“还不错”,但他认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在执行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谈到在粮食补贴中出现的问题,许雷说:“我觉得这主要表现在‘地主受益、转包种粮者受害’的现象。”许雷向记者解释:“这是指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后,按人口、按劳动力承包到土地的农民,他们是原始承包者,我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地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农民进城打工,一部分农民搞第三产业,另一部分农民搞农副产品深加工,他们把不种的土地转租给种田大户,许雷称这些种田大户为“转包种粮者”。
他举例说:“地主”每亩水田租费为400-500元,多者达600元以上,而国家粮食补贴又直接给了他们,转包种田者则分文未得。“这就是‘地主受益、转包种粮者受害’的道理,而这将直接影响到土地的有效流转”,许雷说。
许雷提出了对于粮食补贴政策的意见。“我认为转包土地种粮者应该按种粮土地面积,直接享受国家粮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对于原始承包者,应该只享受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转包费权,不享受国家粮食补贴优惠政策。”
此外,他还建议,政府可根据种粮者实际种植的土地面积,将粮食补贴费改为“买良种补贴费”,发放给种粮者,这样便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利于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