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信阳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重点扶持壮大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100个农民专业化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作为兴办种粮专业合作社的先行先试并取得成功经验者,固始县草庙集乡党委书记王强以及固始金谷农科农民种粮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备感鼓舞!
信阳市人大代表、固始县草庙集乡党委书记王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现在已成为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成为了培育新型农民的‘摇篮’,为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成为包产到户后农业生产力的第二次大释放。”
2008年1月9日,固始县金谷农科农民种粮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当时,入社农户123家,入社人口731人,土地面积2170亩。经过一年的发展,现入社成员已达到255户,入社人口2720人,入社劳动力1002人,入社土地面积高达6400亩,加入合作社运输车辆6台,合作社有插秧机2台,旋耕机4台,各型收割机6台,各类耕田柴油机210台,面积覆盖到固始、商城2县的4个乡9个行政村。
在这一年里,合作社为社员发放各类农科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展农科培训12次,参加社员累计达7000人次,为社员统一购种(水稻)5000余公斤,购肥400余吨,购地膜2000余公斤,设立高产杂交水稻试验田100亩。并且第一次实现了机械插秧1000余亩,所有的稻田均实行了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强深中肯綮地说:“事实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改变农户的独立经营地位,它有利于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现阶段,绝大多数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在生产环节仍然以户为单位,在流通、加工等环节进行合作,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和所需要的服务集聚起来,以规模化的方式进入市场,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农民群众总结的“生产在家,服务在社”,形象地说明了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
2009年对于王强和全体社员来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他们将借助“两会”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利用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和关注,加快发展,让更多的农民感受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
(赵恩烽)
>>记者点评:
3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在古老的中华大地率先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运用实施,从此,农村大地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可贵探索和首创精神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今天的专业合作社组织亦是如此。
提起“合作社”,总让人联想到“大锅饭”、“大集体”,进而联想到出工不出力的泡沫式生产方式。然而,如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半个世纪前的农村生产合作社迥然不同,它代表着现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升华,把农村分散单干的生产方式转变到密集型与集约化,把散块的木头打造成牢固的大船,从而让农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劈波斩浪。同时它又不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它不改变农户的独立经营地位,在生产环节仍然以户为单位,在流通、加工等环节进行合作,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和所需要的服务集聚起来,以规模化的方式进入市场,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这不仅没有削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调动,而且还提升了农民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扩大了他们在市场上比较选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