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沙圣水 宜宾早茶“早”透京城
“中国宜宾·早茶之乡”授牌仪式暨四川宜宾第二届早茶节在京举行

  四川宜宾第二届早茶节现场。 张永立 摄

  本报讯(记者薛城)3月1日,北京老舍茶馆内茶香墨香相映,曲艺武术齐趣,“中国宜宾·早茶之乡”授牌仪式暨四川宜宾第二届早茶节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名茶人出席了当日的活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宜宾“早茶之乡”的称号,并颁发“中国宜宾·早茶之乡”的牌匾。

  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美誉的宜宾市,处于金沙江和岷江的交汇点,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在有文字记载的公元前1022年,当时的宜宾就开始生产茶叶。在周武王时期,宜宾贡茶已经闻名遐迩。北宋知名文人黄庭坚曾赋诗《次韵李任道晚饮锁江亭》,赞誉当地茶品,“西来雪浪如炰烹,两涯一苇乃可横……酒杯未觉浮蚁滑,茶鼎已作苍蝇鸣。”

  早茶节上,叙府茶业、醒世茶业等企业带来了刚采摘、制作的绿茶、红茶和苦丁茶。叙府龙芽绿茶外形挺直,茶芽饱满、嫩绿、轻盈,一泡舒展,久泡漂浮,汤色淡雅,滋味则鲜爽回甘。醒世苦丁诞生于苦丁茶之乡四川筠连,外形墨绿卷曲,苦甜相依,苦味清淡,回甘隽永。川红功夫红茶,性暖的品质与口感,与绿茶和苦丁茶形成了强烈对比,以至于令人很难相信,这三种茶竟然产自同一个茶区。独具特色的茶品,引来与会者的阵阵称赞。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宜宾早茶比浙江、安徽、湖北等地春茶早上市20天至30天,比福建春茶早7天,是名副其实的“早茶之乡”。宜宾地处四川盆地南沿,来自青藏高原的冬季冷空气受云贵山区阻隔,越过宜宾直达川东和重庆,使宜宾茶树免受寒潮影响。三江交汇、山川起伏的独特地理环境,形成了热量不易散发,亚热带季风和南亚热带兼有的气候特征,每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8摄氏度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宜宾成功打造出了红茶、绿茶和苦丁茶三大茶产业,塑造了“早茶”效应,形成了叙府、醒世、早白尖、金叶、鹿鸣等龙头企业,“宜宾早茶”已经申请注册“宜宾早茶”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唱响了“做强做大”的品牌战略。目前,宜宾市有茶园52万亩,茶业年产值22.36亿元。2012年,宜宾市茶园总规模将达到80万亩,其中早茶基地30万亩,茶业年产值50亿元,年加工3万吨。到2020年,宜宾还将打造休闲茶园旅游。

  “春寒料峭,金沙河畔茶先醒。诸茶皆睡,宜宾早茶争报晓”。借助早茶节,宜宾早茶“早”透了京城,早出了效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