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农村建设期待更多本土人才回归

袁志国

  外出打工14年之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星光村农民左少平回到故土,在海选中高票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短短一年间,星光村破茧成蝶,成为武汉市精神文明建设第一村。

  星光村的变化再次提醒我们:新农村建设期待更多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如果外出务工而有所成就的农民都能像左少平一样,以自己的财富或能力投身于新农村建设,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农村建设将更现灿烂的风景。

  当前,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和政府正大力推进的一项民心工程,政府人力、财力和物力倾斜凸显;但对于这项伟大的工程来说,同样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另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伴随改革开放逐步发展、壮大的民工大军,已经孕育和催生了一大批能人,经过多年的拼搏和奋斗,他们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和处事经验,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土是中国人文化情结中永不湮灭的家园。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和动员,这些背井离乡的农民杰出代表完全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当务之急是政府要尽快转变职能和作风,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贴心服务,利用亲情和政策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回归工程”,通过他们回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汇聚更多创造财富的要素。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农村建设好了,家乡变美了,每一位离乡之人将会更加难舍故乡的宁静与和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