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2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百年品牌“坦洋工夫”重现蓬勃生机
福建省福安市复兴茶界“茅台” 造福一方百姓
本报驻福建记者 林小瑛

图为2月21日“坦洋工夫”推介会现场。

  2月21日,福州西营里茶叶市场举办了一场“中国历史名茶‘坦洋工夫’推介会”。会上,福安市政府透露,该市自2006年恢复打造历史名茶“坦洋工夫”以来,其品牌效应日益显现,茶叶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去年全市茶叶商品总值19亿元中,“坦洋工夫”红茶商品总值达4.8亿。

  “坦洋工夫”创制于1851年,以其原料优质、制作工艺独特、技术精湛、品味香醇等特点,名列“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首,1915年与贵州“茅台酒”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走俏世界,备受欧美人士青睐,后被英国王室指定为特供茶,享誉中外,保存至今的坦洋工夫茶银票还印有当年英国议会大厦的图案。然而由于历史变迁,“坦洋工夫” 几经沉浮,不但未拥有“茅台酒”一样的名气,甚至一度默无声息。

  福安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坦洋工夫”红茶原产地,还是“中国茶叶之乡”、全国第二大茶叶主产市(县)、全国最大的绿茶、花茶主产区和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为造福广大茶农,近年来,福安市委、市政府把茶产业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加以扶持,确定挖掘“坦洋工夫”这一历史名茶作为该市茶叶公共品牌,使百年品牌重焕生机。

  福安市提出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打造一个品牌——坦洋工夫;每年品种改造一万亩,提高“坦洋工夫”品质;建设一个海峡大茶都,提供交易平台;每年举办一届茶事活动,扩大百年品牌的影响;建设一个现代化加工区,提高生产水平。每年,福安市政府都投入大量资金扶持茶农发展优质茶叶品种,仅2008年就达530万元。

  自2005起,福安市政府每年组织“坦洋工夫”杯优质茶叶评比赛,提升质量。2006年10月,“中华名人共建海峡西岸和谐福安暨坦洋工夫茶系列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拉开了“坦洋工夫”品牌打造序幕。2007年,首届“坦洋工夫”杯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坦洋工夫”红茶重返巴拿马参加“第十届巴拿马中国贸易展览会”等活动相继举办,同年,“坦洋工夫”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被认定为“中国申奥第一茶”。2008年2月,“坦洋工夫”成功注册中国证明商标,奥运会期间成为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特许茶。最近,“坦洋工夫”喜获省著名商标称号,现正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如今,“坦洋工夫”已被宁德市列为重点扶持的闽东茶叶主打品牌。

  “坦洋工夫”以其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得到了中外人士的一致认可,社会知名度不断攀升,掀起了“坦洋工夫”热潮。福安茶商在北京、太原、上海、福州、银川及海外建立了“坦洋工夫”名人会馆、茶城、专柜、专卖店等,更是锦上添花。

  福安市政府还采取多种措施,倡导品牌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先后出台了《“坦洋工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坦洋工夫”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等,用以规范市场,保证产品品质。目前,全市13家企业授权使用“坦洋工夫”证明商标,产值1.5亿元。

  历经两年多的品牌打造,“坦洋工夫”日益成为市场新宠,菜茶园从原来的荒芜、无人采摘发展到现在菜茶每公斤40元左右,单价高的达到160多元;“坦洋工夫”红茶每公斤售价从原来的单价50—60元上升到1000多元,最高的达3000多元。在2008年的“闽茶杯”评比中,“坦洋工夫”获得茶王称号,每公斤拍卖价高达30万元。

  百年品牌“坦洋工夫”的龙头效应,进一步提升了当地茶产业整体水平,成为福安市政府打造茶叶品牌、带动茶叶经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五个一”工程初见成效,福安市茶叶产值逐年提升,2006年以来,年递增17.2%、53.65%和31.87%。全市3家茶叶企业入选2008中国茶叶百强,居宁德市榜首。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75元,有三分之一来自茶业。

  在福安,一个品牌托起一大产业,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