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2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举报:何去何从

大山

  举报制度存在这么多年,必有其积极作用。一方面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安全监管方面的“民间力量补充”,同时也触及到一些监管力量无法触及的角落。正是因为这些举报者无畏的举报,才使得一些隐患被曝光,减少了事故发生,瞒报谎报等行为被公之于众,使违法违规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维护了受害者的权益。

  这种措施,于政府和相关部门来说,是帮助其更好的行使职能,同时在整改隐患、处理事故的同时也可以树立政府形象,提升其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于企业单位来说,“把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总比遭受事故带来的人员和经济损失要好,曝光事故虽然表面上是要接受一定的惩罚,但是在如今通信、信息发达的情况下,谁敢说有“不透风的墙”呢,既然藏不住,就来面对,然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减少隐患减少事故中;对民众自身来说,事故总是伴随着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生,倘若少了隐患和事故,岂不是好事?

  但是,这只是我们想象中的理想状态。于政府来说,就有部分官员为了保住政绩、保护官帽子而不惜瞒报谎报事故的;于企业单位来说,就有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隐患忽视员工生命安全的,也有责任人在发生了事故后试图掩人耳目;于公众来说,就有为了自身安全而选择“保持缄默”,甚至明明是受害者,也宁愿拿钱走人,不肯说出实情。

  就我们来看,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局面。举报制度存在这么多年,自有其合理的原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试想一下,倘若监管无孔不入,企业隐患自查整改严格,出了事故也能按规定上报处理,那还要举报制度做什么?但是现实的情况就是,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个人,都存在着某些个体为了自身的利益(包括经济、名利、安全等)而试图隐藏隐患和事故的想法。举报的奖金一再提高,并不是说我们的钱多到没有地方花,而是因为用这么多的钱买个线索并不亏。

  有足够多的人及时发出正义、真实的声音,才能避免更多悲剧发生。但是,如果多年不起明显作用,那举报制度是不是该改进,或者有新的办法出台,需要更多人探索。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