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额贷款公司当心牛年“熊市”

兰亭

  “开业、成立、运营”,在近日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的新闻中,这几个字算得上是高频词汇。“牛年入牛市”,凡是与金融沾边的行业都爱听这句吉祥话。然而,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确定会在牛年走入“牛市”么?

  自2008年5月银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指导意见》以来,小额贷款公司在各地的发展明显提速。但是,作为新生事物,小额贷款公司尚有诸多问题和不足,例如,金融身份缺失、后续资金不足、今后的出路不明等。而“熊市”的身影,恰是闪现在这些问题当中。

  先从小额贷款公司“金融身份缺失”这一问题说起。从目前来看,身份缺失的背后,隐含的是它们的无奈和让人不安的隐患。小额贷款公司应当有一张怎样的“身份证”?有人说它们是“金融机构”,但它们“只贷不存”,而且是按工商企业标准交税,税负高于金融机构。有人说它们是“金融企业”,但《公司法》中“禁止企业之间的贷款行为”的条例,又将它们圈到了界外。而东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顾晓敏的话更让人为小额贷款公司捏了一把冷汗:不是金融机构,就不被纳入银监会的监督体系,也就无法进行金融维权。

  还值得提及的是小额贷款公司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后续资金的充足与否决定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商业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进一步说,也可以说决定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存亡。就目前情况来看,后续资金不足问题的出现,已然让部分小额贷款公司走向了发展的瓶颈期。例如,浙江德清升华小额贷款公司,去年10月底开业,前期注册资金为1亿元,迄今为止,已累计发放贷款1.2亿元。如今,该公司已因无后续资金而处于停工状态。苍南联信小额贷款公司——温州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刚4个月就因自身资金用完、银行资金迟迟不到位而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在山西,晋源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经过2年多运营,贷款余额为3553万元,而现在其注册资金只有2380万元。

  很多小额贷款公司希望能够转型为村镇银行,想以此解决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其实,这同时涉及到的,也是小额贷款公司后续的升级或转型问题。然而,将明天的筹码押在“转型村镇银行”,是否可行?中国银监会曾在《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村镇银行必须由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成为最大的股东”,这也就是说,如果转制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原有股东的股权比例不仅会变小,而且还会失去控股权。“升级成村镇银行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美好愿望,小额贷款公司只能贷款不吸储,不升级后续资金会成为越来越大的问题,从目前政策走向看,企业主导小额贷款公司升级这一美好愿望恐怕要落空。”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的话更是犹如当头的一盆冷水。

  可见,提醒小额贷款公司当心牛年“熊市”,并非是空穴来风、无凭无据之言。但是,即便如此,小额贷款公司对于满足我国城乡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却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多方寻求可行路径帮助小额贷款公司化险为夷,是当行之举。相信,随着制度的成熟、完善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小额贷款公司一定会走上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