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的霜冻通常称之为“晚霜冻”。晚霜冻多出现在小麦拔节期,此时植株生长旺盛,生长锥处于地表以上,抗寒力很弱,一旦遭受晚霜冻害,轻者叶片变黄、扭曲,严重的植株枯萎,还会造成穗部的雌雄蕊受冻,小花退化,结实率降低而影响产量。其防御措施是:
1.选用抗冻品种。易发生晚霜冻的地区,要选用和搭配种植拔节晚的耐冻品种。因为拔节比较早的品种,易受冻害;拔节晚的品种在晚霜来临时,抗寒力尚强,冻害轻。
2.灌水。目前气象部门对晚霜冻预报准确率高,在霜冻发生前及时抢灌,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轻霜冻危害。据调查,霜冻发生前灌水后可以提高地温1~3℃,最大值为4.1℃,叶面增温0.2~0.7℃,霜害明显减轻。
3.熏烟应用柴草熏烟防止霜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熏烟的时间要掌握好,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一般以叶面温度降到比霜冻指标高1℃时开始。熏烟时,要在同一时间点燃田间各个熏烟点,以提高防霜冻效果。燃料不足的地区,也可以用CHN化学发烟剂,这种发烟剂是由硝酸铵、油渣和锯末三种原料组成的混合物。
4.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小麦抗冻能力 适时播种。早播种的小麦起身拔节早,易受冻害;拔节前实行镇压能抑制地上部旺长,促进根系发育,有减轻霜冻的作用;适当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氮肥而使麦苗旺长、受冻;拔节期叶面喷施矮壮素或多效唑,可抑制旺长,抗御霜冻。(王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