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2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在希望的田野上

本报记者 张涛

  200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熟悉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重新回荡在亿万观众的耳边,舞台背后的大屏幕上轮番滚动播出亿亩粮田丰收时的景象,金黄的稻田、喜悦的笑脸让人们看到了我国农业近年来发展的成就,让每一位看到此画面的中国人鼓劲提神!

  是的,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在国际粮荒面前,中国却“风景这边独好”。正是由于连续五年的粮食丰收,才使得我们有底气能够向全国人民保证、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将依靠自己生产的粮食养活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13亿中国人。然而,偏偏在这五年之后,天公不作美!

  在今年春耕季节发生的旱灾后,国家相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纷纷开展抗灾自救的积极举措: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先后6次调高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并联合调度万家寨和东平湖水库,全力支援流域抗旱保苗。河南、山东两省引黄灌溉流量达到730立方米每秒,每天的取水量相当于6个杭州西湖。安徽、江苏等地石油电力部门紧急派出服务小分队,送油送电到抗旱一线。陕西宝鸡烟草专卖局启动了1000多处烟叶配套水利设施,帮助群众抗旱浇麦。河北邯郸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根据天气条件进行科学灌溉。

  中国人历来没在困难面前吓倒过!即使天公不作美,中国人的斗志也能感动上天,在全国普降一场及时雨。

  随着积极抗旱和近期连续降雨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北方冬麦区的旱情继续缓解。截至2月15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为1.04亿亩,比2月7日高峰时的1.61亿亩减少三分之一,约5700多万亩。面对此次旱灾,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国家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从过去的几年间,中央连续发出5个支持农业的一号文件;确立了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对农业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财政倾斜,农业税等一系列税种免掉后,仅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就高达5625亿元,创历史新高。正如一些农民所说,“过去开会是向我们收费、征税,现在开会却是向农民发补贴、发钱。”

  今年,国家将一号文件连续六年再次锁定“三农”,在“进一步增加农村、农业收入”、“加大农业补贴”、“继续提高粮食价格”等方面加大力度,将8000亿的大礼包用于“三农”投入。从“国六条”到“农资综合直补”,从“价格监管”到“提前拨付粮食直补”,中国的亿万农民从久旱之后的及时雨中看到了希望。

  在希望的田野上,勤劳的中国农民手拉手紧紧相连,在不卑不亢中鼓舞着所有的中国人,再次显示出面对天灾的决心和力量,一个个有利于农业的政策出台,正像近期旱灾地区出现那场春雨,下在人们的心里,滋润了中国的大地。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