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2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提升职工素质要讲“实技”

宋业勇

  目前,有的基层单位为了帮助职工提升素质,设立了“素质提高奖”,从职工奖金中提取一定比例,根据职工素质提高的情况进行分配。企业这种“逼”职工提升素质的良苦用心,出发点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职工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现有技能等差异,不可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用同一个标准进行考核、奖励,就会失去“政策”的公平、公正性。二是少数职工受客观因素所致,拿不到提高奖,或者拿到的只是他人的几分之几,长期下去,免不了会产生自暴自弃思想。这样的结果对企业来说,不但没有达到提升职工素质的目的,反而产生了新的矛盾。由此可见,企业的这种方法可谓是“钱”途堪忧。提高职工素质是项系统工程,不可能单一地靠经济手段就达到好的效果,要多管齐下,具体要做到“四个突出”。

  构建联动机制 突出强劲合力

  提升职工素质要形成合力,企业可以成立由党政工团妇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做到组织负责重点抓,专人负责具体抓,并同时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尤其要完善推荐任用制度,大胆培养、任用德才兼备的职工。另外要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单位、部门,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的依据之一,促进各级干部务求实效。

  选好学习内容 突出学以致用

  企业不能要求每个职工都成为门门技术都掌握的“全才”,要有的放矢。所以培训中要本着“需要什么,学什么;什么薄弱,提高什么”的原则,帮助职工重点学习履行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业务知识,增强业务技能,掌握工作方法,不能什么都让职工学,最后什么也没有学到。

  制定切实目标 突出激发动力

  要根据职工自身实际,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努力方向,并帮助他们在业务技能、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等方面制定具体的“素质目标”。讲求可行性,适度性,同时巧妙地与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使他们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要确定联系人,对他们进行“跟踪了解”、“跟踪指导”,确保个人目标始终不偏离总体目标的轨道,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硬件”投入力度,拓宽提高素质的途径,为职工实现目标架设舞台。

  灵活培训形式 突出丰富多彩

  学习可在室内或工作现场,也可外出参观、考察;教员可是专职教员、专家、学者,也可是身边的劳动模范、业务能手、工作标兵;教学手段可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运用现代传媒等技术变抽象为形象;教学方法上,吃“小灶”、“补课”、“个别辅导”、“家庭作业”等方法灵活使用;针对对象不同,理论与实践轻重要分开,因材施教;考试方式上,单项与综合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日常与阶段结合;实践的途径要灵活,在实践课外,可鼓励职工参加各项争创、竞赛活动。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