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2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供销合作社支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难点与对策

王建国

  供销合作社在开展支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但供销合作社要真正能撑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片天却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支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

  加大供销合作社组织创新与经营创新力度

  近年,供销合作社开展的“新网工程”建设是供销合作社经营上的一大创新,对供销合作社自身的经营机制起到一定的推动和变革作用,但还未能从根本上创新经营机制。要创新经营机制首先要引入和把握市场经济理念;其次要在经营机制上有所突破,不单是建立经营责任制,可以推行有限责任制,还可以实行绩效挂钩等激励制度;再次要尝试推行其他新的经营形式,多种经营形式并举,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型经营机制。

  供销合作社应尽快在基层经济实体中建立与完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运行机制、约束机制等一整套经营机制体系。必须进一步完善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社办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改善加强经营管理,调整组织结构与经营结构,拓展业务经营,按市场需求组织经营,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社办企业等经济实体自我发展和经营创新,并督促其注重资本积累以扩大再经营,不断形成良性循环,从而获得发展后劲。

  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提高供销合作社的经济实力

  企业运作的核心内容是经济,企业的支柱在于盈利。近些年,县级以下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社办企业除部分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条件得天独厚的能够较快发展壮大外,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不少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社办企业因经营机制未能适应市场经济、城镇改造网点拆征、盘活资产、改制买断等因素影响,致使经营网点锐减,业务减少或停滞,缺乏经济来源,造成后劲不足,陷入捉襟见肘的困难境地。这部分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社办企业如果仅靠剩余的资产收入维持生存,而没有尽早发掘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求新图变,增加企业经济收入,则难以参与市场竞争,也难以领办、联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构建人才机制,提高在职人员素质

  各级供销合作社应当重视在职人员的素质教育,制定短、中、长期素质教育规划,加大对素质教育的投入,对现有的在职人员实施多层次的素质教育,如继续再教育、培训、自学、函授等,尽可能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教育培训提高在职人员的政治、理论、技能、市场营销等综合素质,从而提升供销合作社系统整体素质水平。

  地方政府应当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条件和营造宽松环境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与发展,不单是一个部门的责任和努力,应该引起地方各级政府与各个部门的共同重视,需要地方各级政府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加以扶持。一是要及时出台实施细则或办法以及各项具体的优惠政策,修改限制性规定,消除登记障碍,并加大财政信贷等配套支持力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登记以及财政补贴创设绿色通道;二是由政府牵头成立协调组织,理顺协调各部门关系,尽早解决部门之间相抵触的问题,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前置问题上提供宽松的环境;三是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载体,如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领导小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办公室,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等,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工作纳入地方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举办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各类讲座或培训班,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管理水平和成员的素质水平,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作和管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使之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经济主体,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供销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