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的中国茶印象
——欧洲驻华使节老舍茶馆畅谈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张帆

  中欧新春联谊会在老舍茶馆举行。
  黑山驻华大使拿着刚刚获得的奖品小金牛向同桌的使节们展示。
  阿塞拜疆驻华大使专注地观看演出,忘了举了很久的中国传统小吃糖葫芦。
  三岁的尼克斯是希腊驻华大使馆外交官的儿子,妈妈猜灯谜得到的手鼓让他爱不释手。
  俊朗的罗杰来自荷兰驻华大使馆,他最爱中国的茉莉花茶和饺子。
  “这是我用自己的表演获得的中国牛年的‘吉祥物’,这一年它定能带给我好运。”
  “灯谜简单,折灯笼却很复杂。”

  正月十二,北京老舍茶馆的一桌一椅依旧弥漫在祥和的色彩下包围在节日的喜庆中,春节过后不久,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组织下,老舍茶馆迎来了欧洲各国的驻华使节客人。在老舍茶馆的茶香中,他们共同感受中国传统佳节的节庆气氛,在赏茶艺、猜灯谜的同时,共同迎接新的开始。

  阿尔巴尼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马其顿、土库曼斯坦、斯洛文尼亚、乌兹别克斯坦等15个国家的大使和30余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及其家人与22位中国驻外外交官等近200人参加了活动。中国欧盟协会名誉主席何鲁丽、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到会,并与参会嘉宾一同回顾了近年来中欧友好往来的重要活动。

  随后,在悠扬的古乐和清脆的木鱼声中,国家高级茶艺师谢美霞表演的唐式茶道,将在场观众带回了一千多年前的盛唐时代。身着华丽的仿唐代服饰表演服装的谢美霞缓步上台,端庄优雅地施礼入座,热闹的会场在这一刻凝固了,全场嘉宾的目光随着表演者一同,供花、敬香、礼佛、结印,听水三沸,高斟低冲。

  据介绍,这套唐式茶道表演,是中国茶禅学会会长吴立民根据对法门寺出土的唐代茶具和历史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编排而成的。此前,谢美霞曾两次以“茶大使”的身份将这套中国茶艺表演带到法国。2007年,在第21届“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以谢美霞表演的中国唐式茶道为重要内容的《中国茶馆》主题活动轰动了法国,40天内的18场演出,场场爆满,法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了这一“中国文化事件”。

  谢美霞刚刚卸妆走出后台,法国驻华大使馆社会事物参赞段路易就迎了上来,老朋友相见,分外亲切。谢美霞告诉记者,除了赴法演出,在国内她也曾多次为各国驻华外交使节表演中国茶道,因此结识了不少喜爱中国文化的使节朋友,这位法国参赞就是其中之一。而段路易也为有这样一位中国朋友而自豪,演出中,他一直在向同桌的使节们介绍这套茶艺表演。他拿着谢美霞送给他的中国茶打趣说:“哈,这是我的酬劳。”

  参会的各国使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各有不同,对中国茶的印象、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也各有差异。席间,记者就此对参会嘉宾进行了简要采访。  


阿塞拜疆驻华大使阿利耶夫

  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在巨幅画卷上不断更替的画面中,我看到了熟悉的符号,那就是中国汉字——茶。虽然只是一瞬间,但是我很兴奋。阿塞拜疆是产茶国,也是茶叶消费国,我自己更是喜欢茶,正如你上次采访时看到的,我常常下厨房为我的客人泡茶。不过,这一次,我把来北京观看奥运会的朋友带到了老舍茶馆,因为,在这里我可以更好地为他们解释那个茶字。

  老舍茶馆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平时有阿塞拜疆的贵客来北京,我也常把他们带到这里来,因为在这儿,他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是茶文化。这里的装饰,无不散发着中国文化的味道,在这儿,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观看传统表演,真是一种生活享受。算一算,这已经是我第六次来老舍茶馆了。

卢森堡驻华大使馆毕天宁公使夫妇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中国的茶馆,也是第一次观看这样的茶道表演,那位表演者的动作很优雅。唐代的鼎盛时期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历史时期,也许这个唐式茶道表演背后有许多历史故事是我们不知道也很难理解的,但这种表演方式本身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奥运会上,茶的影子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有一些讲述茶文化发展历史的介绍,我们都注意到了,因此,也知道一点点中国其他形式的茶艺表演。过去,我常常在香港买很多茶叶送给我的朋友,现在我想,这些也许还不够,我要好好学习中国茶了。

  如果你认为我们喜欢立顿茶,那我告诉你,你错了。立顿茶就好比是麦当劳,它和茶叶是有区别的。比如我们喜欢绿茶,因为茉莉花茶的口味太强烈,但这是香气的区别。而这些茶和袋泡茶叶的区别并不是种类的差异,这些茶才是真正的茶。对一个问题我很感兴趣,中国的茶馆是如何与星巴克、麦当劳这样的外来速食文化较量的呢?现在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喜欢喝可乐、咖啡,这些外来事物如此流行,它们遍布在学校的周围。那么,像中国这样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的国家,会不会被这些问题困扰呢?我认为,年轻人喜欢速食文化的原因,是他们的生活本身变得节奏越来越快。现在很多国家限制这些食品面向年轻人售卖,这似乎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们期待看到中国的茶和茶馆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和更好的发展。

匈牙利共和国驻华大使馆茉莉

  我在匈牙利驻华使馆工作有一段时间了,因此,在这次活动之前,我也曾来这里喝茶。茶艺表演对我来说,并不算陌生。因为我去过香港,而且有幸到那里的茶叶博物馆参观。在香港,我认识了中国的茶艺表演,我对那里的茶文化、茶历史的展示很感兴趣,更幸运的是,在茶博物馆,我不仅观看了乌龙茶的整个冲泡过程,还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更加细致地了解了茶艺和一些动作的含义。也许有一天,我也可以把中国茶艺表演给我的匈牙利朋友看。

瑞士大使馆公使白瑞谊

  我来中国两年了,尽管这是第一次来北京的茶馆,但并不是我第一次看中国的茶艺表演。我访问过中国的6个城市,在昆明,我看过云南的三道茶茶艺表演。不同味道的每一道茶,都有不同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又是一个人生哲理。这不能不让我感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天茶馆里的灯笼让我感觉很熟悉、很亲切,像回到了我的家乡。我知道,因为中国的春节刚刚过去,元宵节马上又要到了,所以才会有这些喜庆的灯笼。而在我们瑞士的国庆节,也会有相似的布置。

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梅捷烈夫

  老舍茶馆最吸引我的是这里的环境特色,每次来这里,我都喜欢四处参观一下。楼梯旁挂着的老照片,让我想起两年前,在中国首都博物馆举行的“由莫斯科到遥远的地方”图片展。正像许多中国的中年人对俄罗斯的一些文化有着深刻的印象一样,俄罗斯人对于中国文化也有着抹不去的记忆。我建议,俄罗斯代表团来北京的时候,要安排老舍茶馆这一站的行程,让俄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以茶为载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乌克兰驻华大使馆维克多公使夫妇

  这是我们第二次来老舍茶馆,能来这样富有文化特色的地方,观赏表演,品尝中国茶和小吃,真的是意义非凡的事情。每一次来这里,都是有趣难忘的经历。尽管我们了解一些中国的茶艺,但是欣赏这样的唐代茶艺表演还是第一次。表演者隆重的服饰,精致的茶具和布置与这场表演一样,给我们很大的震撼。我想,这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最好的方式了。今天,我们注意到这里和第一次来所看到的情况有些不同,服务人员说,这些布置都是为中国的春节、元宵节特意准备的。对于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体现。我们也借此机会,祝中国朋友节日快乐!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