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师容)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即“1号文件”的出台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关注。“1号文件”连续六年锁定“三农”,彰显“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2009年“1号文件”较之往年,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再度加强。其中对农资行业也给与了更多的关注。“1号文件”指出,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2009年要在上年较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补贴资金。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将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具纳入补贴目录,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带动农机普及应用和农机工业发展。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农业生产成本收益监测,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及时增加补贴。按照目标清晰、简便高效、有利于鼓励粮食生产的要求,完善农业补贴办法。根据新增农业补贴的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种粮补贴力度。
同时“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资产销调控,扶持化肥生产,增加淡季储备,保障市场供应。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继续推进“沃土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实施范围。开展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奖补试点。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加快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
“1号文件”对农资行业的关注,为深陷困境的农资行业带来了信心,也为处在改革大潮中的化肥行业送来了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