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安徽省东至县洋湖镇珠虹村村民卢向中从事中药材经营已经10多年了,他常年将本地收购的中药材销往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带动了家乡农民兄弟致富。2007年卢向中牵头组建“东至县洋湖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主要进行野葫芦种植、加工项目,入社社员568人。2008年初,卢向中与合作社社员签订了1070亩野葫芦种植收购合同,计划2009年能扩种到2000亩。
种植野葫芦的经济效益可观,能带动当地农民致富。2008年市场上每公斤野葫芦籽收购价为34元,每亩野葫芦产籽150公斤左右,收入可达5000多元;野葫芦皮是中药材,每亩收入在600元左右;野葫芦的根茎也是上等中药材。因此,种植野葫芦每亩年收入在5700元左右。春季种植,秋季采摘,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果4年。4年后挖掘根茎亩收入可达2000元。第一年每亩棚架等基础设施投入为1400元左右,后3年每年投入仅几百元。而每年可获纯利5000多元。目前,该合作社生产加工的产品已注册“东至卢氏野葫芦籽”商标,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已成为东至县的一大特色农产品,包装精美、品质优良,2008年11月还参加了南京农产品展销会。
卢向中认为,要想降低市场风险,使社员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就必须对野葫芦鲜果进行深加工。为此,他正在计划投资1000万元,新建野葫芦籽精加工厂,采取“加工厂+专业社+农户”的订单合同模式,与农民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同时,加工厂还向专业合作社成员统一提供野葫芦种籽和技术,在关键时期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收购时按合同保底价先行付款,如果市场价格升高,再实行二次结算,确保让社员得到实惠。
(辉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