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山东省莘县供销合作社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成为了农民的“贴心依靠”,带动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依托农产品基地培育专业协会,提高农村经济竞争力。莘县供销合作社充分依托当地“西瓜生产基地”,在董杜庄镇由俎店基层社吸收310人为会员创办西瓜协会,建立早春大棚西瓜种植基地3万亩,从为瓜农提供良种开始,逐步提供种苗、管理技术、产品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并统一供应农资,由基层社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供应各种化肥、生物农药等。同时,为提升产品品质,引进“鲁青七号”、“京欣”、“小兰”、“黑美人”等优良品种,注册“仙果”品牌,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批发市场及城市超市前来踊跃选购,销售西瓜50万斤,甜椒20万斤。
依托养殖特色产业培育专业协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他们利用当地传统养蚕的优势,吸收桑农领办桑蚕协会,协会实行统一供应桑苗、统一管理、统一共育、统一饲养、统一收购的“五统一”管理办法,并与山东、江苏、浙江等丝织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该协会现已建立优质桑园示范基地120亩,带动发展5000亩,桑农亩纯收入可达4000多元,比种植粮食作物增收3000多元。为保证蚕农利益,与蚕农签订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和保护价收购等合同,让蚕农吃上“定心丸”。为延伸产业链,协会投资80万元兴建“莘县昌圣家纺蚕丝被厂”,蚕丝经过清洗、消毒等工序,采用纯棉面料,集中闲散农村妇女手工织做蚕丝被,年产蚕丝被2万余件,实现增加值1400万元。
依托农产品经纪人专业协会,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县供销社利用“中国香瓜之乡”、“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资源优势,依托当地资源由河店基层社牵头吸收380多名经纪人成立了河店经纪人协会,依托供销社瓜果菌菜交易市场,搞好农产品销售。去年市场交易量5500万斤,购销额5000万元,返还经纪人交易费50万元,为农民增收1200多万元。
依托龙头企业培育专业合作社,使农产品走入国际市场。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模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莘县供销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头戏。莘县共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集菌种制作、科研开发、基地种植、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加工销售于一体,投资700万元建设标准层架式大棚70个,年产双孢菇400多万斤,所产蘑菇全部供给莘县共和食品有限公司,经加工出口外销美国、日本等国家,种植户年实现利润210多万元。
同时,该供销社启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训工程,采取现场指导、专家讲解、技术培训等方式介绍并带领农民致富、壮大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去年该县供销社举办了莘县首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训班,并进行了不定期培训,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吴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