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从山东省农信社传来消息,刚刚过去的2008年,该省农信社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改革发展步入提速增效新阶段。
截至2008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4900亿元,较年初增长23.6%;各项贷款余额达3689亿元,较年初增长16.2%;实现账面利润60.6亿元,增长34.1%,市、县级联社盈余面达100%;农业贷款余额2457亿元,较年初增加368亿元,占比达到66.6%。农业贷款余额、当年增加额、累计发放额和农户贷款余额、当年增加额等五项指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
各项业务增势良好
通过积极开展“迎奥运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全面推行规范化服务,各项存款实现了超常规、跳跃性发展。2008年全年存款净增934亿元,增长23.6%。在加强资金组织的同时,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和信贷投向,制定出台了扩大信贷规模、提高贷款效率、降低贷款利率的6项具体措施,重点支持“三农”、中小企业、服务业、消费、民生等行业和领域,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该省农信社不断畅通结算服务渠道,农信银实时汇兑和全国银行汇票业务开通网点快速增加,农民自助服务终端成功试点运行。特约商户、ATM、POS机分别达8150家、1497台、9632台。银行卡业务实现新突破,有效发卡量达834万张,较年初增加217万张,刷卡消费额457亿元,增加222亿元,卡消费额、有效发卡量分别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二位。加大中间业务拓展力度,开发应用了“银保通”系统,开办了代收政府非税收入业务,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7.8亿元。加快国际业务发展,国际业务结算量突破11亿美元。服务功能的增强及贷款规模的有效扩大和信贷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使全省农信社整体盈利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实现账面利润60.6亿元,增长34.1%,市、县级联社盈余面达100%。
支农水平明显提升
山东农信社扎实推进信用工程建设,截至2008年末,共评定信用户745万户,信用村2.9万个,信用乡镇379个,分别占全省农户、行政村和乡镇总数的38.34%、35.14%和23.96%。结合农村信用工作建设,进一步完善贷款操作流程,全面推广贷款证、贷款上柜台等便民措施,为农民搭建贷款的“绿色通道”。共设立信贷专柜3811个,核发农户贷款证510.8万本,成立联户联保小组45.8万个,基本实现了新增农户贷款100%使用贷款证、营业网点100%设立信贷柜台、贷款证贷款100%上柜台办理等“三个百分之百”的目标,提高了办贷效率和透明度。加大消费贷款发放力度,制定异地住房按揭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推出出国劳务通业务,促进住房贷款、出国劳务贷款业务稳步发展。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开办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贷款、信用共同体贷款、贸易融资授信业务,扎实推进社团贷款流程再造工作,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全面启动“万家小企业培育”计划,支持小企业719家,贷款余额28.3亿元。积极开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截至2008年末,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3亿元,帮助19万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对农户、涉农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进一步降低利率,全年实际执行利率下降6%,减轻了企业和农户筹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