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两社一户” 融资新探索

□ 本报实习记者 范 旷

  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两社一户”是甘肃省甘谷县磐安供销社积极试行的一种融资模式,该模式切实解决了磐安供销社社员在筹集生产资金过程中遇到的的难题,发挥了小额贷款的重要作用,在推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合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作用。2006年至2008年11月,磐安供销社主动疏通融资渠道,给专业合作社社员提供无偿担保,帮助社员从信用社获得小额贷款48.6万元,担保覆盖面达到15个村组316户社员,解决了农民的融资困难。目前该模式试行状况良好,到期还贷率达98%。   

  2006年,磐安供销社开始酝酿“两社一户”的新型融资方案。磐安三十铺果蔬专业社所在的三十铺村有农户811户,均以种粮为主要收入来源,全村绝大部分农户比较贫困,人均收入不足500元。随着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广大农户开始扩大作物种植种类,推动了三十铺村农业产业的调整。然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产业的发展和农户的持续增收,农户在产业中投入增大,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针对这一新情况,2006年,磐安供销社和信用社在沟通、协商的基础上提出了“供销社统一担保小额贷款”的方案。由供销社牵头,信用社和村委会参加,共同组建“融资服务组”,专门负责审核社员申请的用于项目引进、产品收购及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再由供销社出面向信用社推荐,申请放贷。“融资服务组”全程跟踪、参与管理确保担保额度与农户的具体需要、个人资信情况相符。在采用“两社一户”模式的当年,便有34户社员通过供销社的担保获得了累计5.85万元的贷款。   

  “两社一户”融资服务的试行,为磐安农户解决了许多切实问题。2007年,三十铺果蔬专业社的耿元成、程中增等六户社员在筹建韭菜大棚时缺少资金购买棚膜、化肥等农资,使该项目一度陷入困境。“融资服务组”获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协调担保贷款1万元,解决了他们的资金难题,并使得韭菜大棚能够在当年建成,当年收益。截至2008年底,“两社一户”式融资服务共辐射带动果蔬专业社社员和周边近万名农户劳动致富,激发了农户入社入股的积极性,使入社社员由2003年的68户发展为3200户,入股社员由32户发展为1560户,发展股金25万元。

  然而,要保障“两社一户”融资服务的良好、可持续运做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两社一户”农信担保是一种中介性的融资服务,要想保证小额贷款的可持续性,一方面,要经常主动地疏通业务渠道、争取区域内贷款额度的倾斜;另一方面,需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农合经济组织项目投资、贴息、低息、无息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其次,“两社一户”农信担保是一项无偿性的扶持服务,因此,必须严格担保程序,做好跟综服务,做到按期督促还贷,以化解风险。

  目前,在“两社一户”小额担保融资服务的推动下,甘谷县磐安三十铺果蔬专业合作社和三十铺村已经一同驶入了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