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维特德圣诞危机看中国茶叶机遇

英国teananmu公司 王沛雄

  2008年圣诞前夕,英国著名的茶叶和咖啡零售连锁商维特德(Whittard of Chelsea)因经营不善,宣布被安永会计事务所托管,濒临破产。庆幸的是,维特德随后及时得到了团体投资人EPIC Private Equity Partners的垂青,获得巨额注资,保住了全国130间店铺及950名员工的饭碗。

  维特德“圣诞”危机,肇始于金融危机。英国各报章都认为,英国零售业已陷入了窘境,2008年的圣诞节是近年来最差的一个购物季。虽然圣诞前后的大减价促销吸引了英国消费者大肆购物,但在降价声中,各个零售公司的业绩却好坏参半。纵使突然有大批消费者前来购物,也无法帮助那些挣扎求存的零售商挽回颓势,如零售业百年老店伍尔沃斯(Woolworths) 及经典瓷器和水晶的老牌生产商沃特福德·韦奇伍德 (Waterford Wedgwood) 都纷纷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但是,一些经营妥当并能准确地抓住消费者芳心的集团,如John Lewis连锁百货及Liberty 奢侈品百货公司等,都有不错的业绩。

  维特德“圣诞”危机,还有更深层次的茶业原因。近10至20年来,英国人对红茶的需求因受到咖啡及各种饮料的竞争而逐年减退。红茶虽然是很多英国人起床后或午餐前后的必饮,但因贪图方便及廉价的茶袋,现代的英人已经忘记了一杯上好的红茶应该是什么滋味,对中国名茶的了解也仅限于“减肥茶”—— 绿茶。近年来,由于商家大力宣传食品抗氧化能力对人体的好处,绿茶才受到那些想减肥及防老的女性的宠爱。粗制的绿茶袋,需要添加各种水果、薄荷等口味,才能得以入喉,完全抹杀了绿茶的清爽甜美。在大多数英人的眼里,绿茶成为一种为了健美才需要喝的苦口良“药”。

  为了挣扎求存,维特德开始售卖“非茶之茶”及巧克力等热饮,并在近年来把重点放在相关配备及非常廉价的糖果上。甚至,维特德还与瑞士莲巧克力公司(Lindt)合资开店,以售卖巧克力为号召力,扩大市场份额。最终,多数店铺摆设的饮料产品占铺位面积达30%,属茶的产品是越来越少,维特德失去了“非到此处无好茶”的特征,也渐渐被消费者遗弃。

  在经济不景气的阴影下,消费者都缩紧腰带,按照市场销量来评判,各种高价好茶是没法与廉价袋茶相提并论的。若非是真正的“需要”或是“物超所值”的产品,聪明的消费者都会三思而后行。我本身觉得,要躲开金融海啸的冲击,主要在于精确地经营、引导消费者对茶叶“必需”和“欲望”两种属性的理解。不管有多大的兴趣,廉价袋茶在英国人的眼里都是 “必需品”,而中国好茶却是“欲望品”。但是,如果经营妥当的话,零售商完全可以把中国好茶从英人眼里的“欲望品”变成“必需品”。那样,再高价的茶都是必买的“必需品”。

  就如哈罗斯百货商店(Harrods),最近推出一片售价15000英镑的20世纪50年代红印普洱茶饼,而英国的平均年薪才25000英镑。在引人的包装、高贵的柜台及漂亮的文字下,一定有人把茶饼当成是“必需”的投资,或是自己“应得”的奖赏。

  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我应大英博物馆的邀请表演茶艺,很荣幸地接触到许多英国人第一次品尝龙井、铁观音等中国名茶时的喜悦及兴趣,让我对中国茶的英国市场充满了信心。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只要中国茶叶能抓准消费群的心理,并提供贴心的服务与卓越的“价值”,就是适者,就能生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