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担当社会责任、创新经营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改进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江西崛起新跨越,助推富民兴赣大业,为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注入了强劲动力,促进了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实际行动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8年是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发展取得新突破的一年、是业务经营继续实现做大做优做强的一年、是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的一年、是企业文化建设明显提升的一年、是支持全民创业提升社会贡献效果显著的一年,全年主要业务经营指标和社会贡献都取得了超历史的巨大变化。
存贷款市场份额发生根本变化、支农和服务地方经济资金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地位得到巩固
江西农信社业务发展取得了新突破,是历史上增势最强劲的一年。2008年末,江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153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42亿元,增长26.56%,比改革前增长2.4倍;各项贷款余额754亿元,比上年末净增142亿元,增长23.20%,比改革前增长2.07倍,存贷款总量和增量均居全省各金融机构首位,是江西农村信用社50多年存贷款增势最强劲的一年。标志着江西农村信用社以客户为中心和信用为本、合作共赢的服务理念得到有效落实,标志着全省农村信用社客户群体迅猛增加。
风险升级达标取得了新的进展、经营效益得到了新的提升、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江西农信社经营效益越上了新台阶,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江西农信社各项风险指标的进步度明显提高,在全国排位明显前移,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升,不良贷款占比较上年末下降10.7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达2.87%;经营利润达19.32亿元,同比增加8.85亿元,增长84.69%,法人单位盈余面达到99%。
地方金融主力军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服务领域趋向多元化、社会贡献度大幅提升
支持地方经济加大了新力度,社会贡献度明显提升。2008年,江西农信社在自身发展同时,牢固树立“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大力践行“推进规范化,提升竞争力,作出新贡献”的三大历史使命,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全民创业为重任,主动加强与各方面的互动合作,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不断做强做优小额农贷、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贷款、下岗再就业贷款、各类信用共同体贷款等一系列信贷产品,全年累放各项贷款511亿元,同比增加175亿元,增长52.08%,其中涉农贷款占76%;全省90%多的农业贷款、近90%的下岗再就业贷款、60%的助学贷款、30%多的个私经济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均由农村信用社发放,正在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县域的主力银行、立足社区的零售银行、农民喜爱的乡村银行”机构。
各项管理已经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以人为本的用人观念正在得到充分体现、规范化建设迈出了新的历史性步伐、省联社管理和服务平台得到了全面提升
管理创新迈出了新步伐,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信息化成果运用取得新突破,电子银行、清算业务、中间业务及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并迅速崛起,推出了百福卡、转账电话、ATM机和各种现代支付清算渠道,投产运行的信息化项目达35个,服务手段已基本达到甚至部分已超过商业银行水平,使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同等便利的现代金融服务,以信息化极大地推动城乡一体化。规范化建设向深度推进,制定完善的600多项制度规范、500多个操作流程、四大标准化体系正在全面推进落实,业务操作和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队伍素质显著提高,通过推进企业文化、实施岗位资质认证、强化员工培训、实行末位淘汰、全面调整优化员工结构。产权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该省已组建3个市级法人机构、6个县级农村合作银行和83个县级统一法人联社,并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了26亿多元央行专项票据兑付工作。省联社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围绕优化管理、强化服务,正在全面展开“十二大中心”建设,使广大分散法人单位克服自身缺陷、实现与大市场对接有了强大的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