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肥西县社:让农民赚钱才是硬道理

本报驻安徽记者 王 勇

  近年来,各地供销合作社都在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县及县以下供销合作社如何兴办、创办、领办合作社,肥西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周兵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要把合作社办好,关键要靠供销社人的决心和勇气,基层供销社人一定要打起精神、竖起耳朵、动起手脚。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供销社人不应当妄自菲薄,还没有上阵就缴了枪,一定要打起精神,下定决心做事业;自己不知道的可以学,自己不明白的可以问,要虚心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方法;要敢做敢为,不能光说不练。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典型引路,因为农民禁不起折腾,他们见不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是不会跟着你走的。所以,要办好合作社一定要亲自下到水里,趟好水深,让农民少走弯路,少受损失,才能带动农民办好合作社,才能真正带动千家万户对接千变万化的市场。

  在兴办、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上,肥西县供销社的经验就是“五个一工程”:每个专业合作社都要注册品牌商标;每个专业合作社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基地;每个专业合作社初办一年内至少要吸纳100户社员,带动周边1000户农户致富;要把每个专业合作社都办成一个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中心和一个信息中心;办一个专业合作社要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要搞好一方经济。

 

>>案  例

  2004年,肥西县供销合作社干部吴继哲带着供销社下拨的1万元,来到该县廖渡村挂职党支部书记。他发现这个村荒水很多,就带着1户村民养起小龙虾、鱼和黄鳝,搞起试验来。一年下来,发现养黄鳝的效益最好,管理难度也最小。钱挣到手后,吴继哲马上召集起村里的干部和文化程度较高的村民,成功发动了12户人家参与投资养殖,并成立了合作社。

  2005年,这些农户养殖了200网黄鳝。等到黄鳝长大要起网上市的时候,吴继哲并不急着把它们卖掉,而是先把收购商叫到村里来,再把村民们召集到黄鳝养殖点去,现场起网,现场过秤,现场点钞票。当一沓一沓钞票塞进养殖户腰包的时候,不用费太多口舌做宣传,村民们都认识到,参加合作社,黄鳝养殖确实赚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