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4日第三批150万吨收储计划正式执行,其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大幅扩大了内地每日收储量,二是把交货时间由5天延长到30天,三是明确籽棉收购价不低于2.6元/斤。
三个特点中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是前两个,规定最低收购价只会对棉农心理产生影响,对收购加工企业实质影响较小,只要求加工企业在交货的同时提供最新的不低于2.6元/斤的收购码单。扩大内地企业每日收储量,改变了以往细水长流的方式,内地企业拍卖较为容易,必然会加大收购力度。另外入库日期延长到30天会使收购企业较为大胆地拍卖并收购,一方面提高了收购价格,另一方面在缩短收储竞卖时间的同时并不影响加工企业的收购热情。新的收储方式对内地收购市场产生了实质性支撑,并将压缩棉花企业的利润空间。
自2008年12月24日以来每日收储量明显放大,且内地收储量大于新疆。在内地交储量加大的情况下纺织厂到厂价也有所提高,目前三级棉到厂价约11000元/吨左右。新疆籽棉收购基本结束,而加工企业仍存有大量皮棉,新疆收储量降低使新疆企业非常被动。虽然内地企业交储较为容易,但结算、交易市场保证金释放进度非常缓慢,这些因素如不能有效解决,会对收购进度产生影响。(张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