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9年1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冷静对待第三批收储计划


  2008年12月24日第三批150万吨收储计划正式执行,其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大幅扩大了内地每日收储量,二是把交货时间由5天延长到30天,三是明确籽棉收购价不低于2.6元/斤。

  三个特点中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是前两个,规定最低收购价只会对棉农心理产生影响,对收购加工企业实质影响较小,只要求加工企业在交货的同时提供最新的不低于2.6元/斤的收购码单。扩大内地企业每日收储量,改变了以往细水长流的方式,内地企业拍卖较为容易,必然会加大收购力度。另外入库日期延长到30天会使收购企业较为大胆地拍卖并收购,一方面提高了收购价格,另一方面在缩短收储竞卖时间的同时并不影响加工企业的收购热情。新的收储方式对内地收购市场产生了实质性支撑,并将压缩棉花企业的利润空间。

  自2008年12月24日以来每日收储量明显放大,且内地收储量大于新疆。在内地交储量加大的情况下纺织厂到厂价也有所提高,目前三级棉到厂价约11000元/吨左右。新疆籽棉收购基本结束,而加工企业仍存有大量皮棉,新疆收储量降低使新疆企业非常被动。虽然内地企业交储较为容易,但结算、交易市场保证金释放进度非常缓慢,这些因素如不能有效解决,会对收购进度产生影响。(张洪洲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