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伴农信共成长

□ 秦红伟

  蓦然回首,我在农信社已经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虽然不能说是见证了农信社的成长,但却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段农信社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时光抹不去的是记忆。想当年刚进农信社工作时,可不像现在这么“牛气”。那时,各乡镇农信社都与县农行的营业所在一起办公,人事、业务都由农行直接领导和管理;记账、平账、总分核对、核打储蓄卡片等工作全靠手工作业;收贷放贷走村串户全靠两条腿或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农信社虽然点多面广,却面临着硬件跟不上、结算渠道不畅通、历史遗留包袱重、人员素质不高的落后局面,与专业银行相比,农信社像是“游击队”,竞争客户时,有些“理不直、气不壮”的感觉。

  但是,农信人并不甘于落后。1994年,国务院开始实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信之春悄然来临。从此,一步一个新台阶,农信社换上了全新的面貌:高大气派的农信大厦高高地耸立在父城(宝丰)大地、统一标识的营业网点、宽敞明亮的营业大厅、周到全面的便民服务设施、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1998年,在平顶山市范围内,我们社率先实现了储蓄业务电脑联网和城乡通存通兑。之后,办公软件多次更新升级,一次比一次先进、服务质量全面升级,业务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实力迅猛增长,经济效益屡创新高。2005年,省联社成立了,农信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在省联社的引导下,农信社各项业务发展突飞猛进,法人治理结构得以完善,实现了县联社一级法人管理;专项央行票据足额兑付,并发行了自己的银联卡;大额支付系统顺利开通,与全国农信银清算中心的成功对接;农村商业(合作)银行正在积极筹备组建……,农信社真正担当起了支农“主力军”的重任。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农信社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白天鹅”。

  春去春来,花开花落,岁月在悄无声息中流逝。我的工作岗位几经变换,从储蓄所、分社、农信社到县联社,伴随着农信事业的发展壮大,我也由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业务骨干;从一名普通的信贷员成长为信用社主任。回想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同志的传、帮、带;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饱含着领导的关心爱护和同事们的协助与扶持。经历了二十余载的风雨历程,见证了农信社由弱到强的发展变化,目睹了一代农信人为农信事业付出的辛勤与努力。亲历着农信社的改革、发展和日益强大,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选择农信,今生无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