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 金融危机”到小店

□ 本报记者 贾丽君

>>小店名片 

  店名:山西长治襄垣县古韩镇西垴头村便民店

  店长:张红军

 

  见到张红军,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暖暖的阳光中,这个30多岁的店主在他的小店中安静地坐着,和大伙聊天,半个多小时之内,店里只进来过两个顾客。张红军说,金融危机来了,谁也没有想到远在大洋那边的危机,会影响到我这个小店,现在买东西的人不多,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张红军的小店开在山西省襄垣县古韩镇西垴头村的村边,前店后家,夫妻两口经营,每个月有千把块钱的收入。孩子没有在村里的小学上学,送到县城的学校去读书了,张红军说,县上的小学教学质量比村子里好,孩子在那里可以受到较好的教育。

  西垴头村是一个新建的移民村,573口人,145户人家。村子原来所在的地方被辟为采矿区后,村民们集体搬迁到了这边,住的是统一规划的房子,国家补贴一部分,村民自己拿一部分。原来的土窑洞变成了现在的红砖房,原来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有钱的人家还住上了楼房,居住条件改善了很多,张红军说,今年该换届了,村里正忙着进行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年底前结束。

  村子里以前有代销点,但是进货渠道杂,质量得不到保证,大件的东西都要到县上或者市里去买,很不方便。2006年,国家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县供销社对原有的便民店进行整合、改造。襄垣县的每个村子都有便民店,每个便民店都归并到了统一的连锁经营网络之中,小超市的另外一头,连接着大市场。大一些的村子,还有综合服务中心,农家超市、农资便民店、农副产品购销部、再生资源购销部、科技文化室、维修服务部、卫生保健所、畜牧兽医所等设施,应有尽有。供销社为每个便民店统一配置了货架、电脑,统一品牌标识,县上有专门的配送中心,统一供货、统一价格、统一服务承诺,需要什么东西,电脑轻轻一点,配送中心的送货车很快就会把所需的货物送到店里来,方便省事儿,质量安全也有保证。

  店里的顾客除了村民们,主要就是附近矿山上和工厂里的工人们,他们的消费占了店里收入的大头。这里的村庄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种地喂猪,养儿供书。这些年,国家不再征收农业税了,但是农民从种地中,还是赚不到多少钱,因为化肥等农资的价格涨了,国家规定种麦子每亩直补30块钱,种玉米直补10块钱。而种地所需的肥料磷肥的价格却由原来的每袋105块钱涨到了140元,如此一来,等于国家的补贴都补到肥料上去还不够,每袋肥料还要再贴进去5块钱。没有钱,村民们的消费水平也上不去,能大把大把花钱的人很有限,他们来店里,也就是买一些日用杂品。

  张红军的邻居陈永常和刘光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种一亩玉米来说,种子价格20块钱,耕地每亩30块钱,选耕需要27块钱,打药20块钱,掰玉米每亩要70块钱。玉米的亩产一般在600到800斤,雨水好的年景可以达到1000斤,天气旱的时候,每亩还不到500斤,按平均亩产800斤,每斤玉米6毛4分钱计,每亩的收入是510块钱,不包括出工劳力钱,除去各项投入310块,每亩地的收入实际上只有200块钱。一家五口人,按每人平均1.5亩地来算,全家全年种地的收入是1500块钱,每人每月的收入平均还不到200元。

  山西人有个传统,再苦再累也要守着故土,守着老婆和孩子,很少有外出打工的,不像南方的温州人,满世界都是,走遍天下去赚钱。村里的年轻人,农闲时间大都到附近的矿上或者工厂去打工,增加一些收入补贴家用。

  “ 金融危机”来了,煤价大幅度下跌,每吨降了200多块钱呢,矿主们承受不了这样的损失,不得不裁员节支,遣散打工者。矿上打工的外地人很多都离开了,附近工厂的农民工也都回家了,来张红军小店买东西的顾客也跟着减少了,货物卖不出去,家里收入也随之下降了。

  张红军说,现在农闲,村子里回来的人也没什么事儿干,吃了饭无非是在家里打打牌,看看电视。记者问张红军,你知道不知道国家拨出很多钱抵御“ 金融危机”呢?张说,知道,可是农民种地不赚钱,又没有地方去打工,手里没有钱,还是买不起东西。我的小店又能好到哪里呢?

  说这些话的时候,这个年轻人的眼睛看着远处,没有任何表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