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上旬,江苏省射阳县棉花协会对全县的棉花采摘、收购、销售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共同影响,今年射阳县棉花收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首先是流通企业收购开秤迟,入库进度慢,皮棉销售不畅,资金短缺,经营亏损。其次是由于植棉成本高,棉花价格一路走低,棉农植棉效益严重滑坡,出现了过程性惜售,已经影响到明年的棉花种植。再有棉纺企业因金融危机影响,凸现纺能过剩,产品库存积压,资金断链,市场需求不足,新棉采购能力下降。
产量增加一成多
根据田间观察,全县棉花采摘已基本结束。为便于秋播及棉田套种作物的越冬管理和来年棉田备耕的冬翻,全县已有20%的棉田拔秆结束。今年尽管植棉面积减少,但单产提高,全县平均亩产籽棉可达到225公斤,较上年增加一成多,而衣分又比上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亩产皮棉可达到86.6公斤,总产在面积较去年减少7%的情况下仍和去年持平,达到5.5万吨。
籽棉收购已近尾声
截至12月10日,全县已累计收购籽棉13.5万吨,折合皮棉约5.15万吨。第一,部分企业已停止收购。今年全县投入收购的主体企业共40家,占工商登记企业114家的35%。进入12月后,因收购量日渐减少,皮棉销售依然低迷,收购资金越显见紧,品级自然下降等多种原因,为减少收购的成本性支出,部分企业陆续退出收购。截止目前,已有一半企业停止了棉花收购。部分企业由于收购数量少,加工也已结束。
皮棉销售明显滞后
由于受多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国内纺织市场陷入低迷,对棉花的需求下降,导致皮棉销售明显滞后。
第一,用棉企业自收量减少。射阳既是棉花生产大县,又是用棉大县。按现有的纺能,全县生产的棉花不足以满足纺纱需要,而且,全县有万锭以上纺能的企业基本都有棉花收购资质,一般年份,在新棉上市后,纺织企业自用自收的棉花,要占到全县收购总量的30%左右,2007年达到42.6%。但今年,由于市场不景气,盈利水平严重下滑,加上资金断链,截至目前,全县用棉企业自收量仅有9335吨,仅占全县收购总量51500吨的18.13%。
第二,流通企业销售不畅。截至目前,全县流通企业累计销售量仅占收购总量的40%。去年基本实现加工、销售同步的德翔棉业,今年累计收购籽棉5200吨,至12月10日已加工皮棉1200吨,而销售的只有300吨,仅占可销量的25%。
第三,老客户涉市较少。今年新棉上市后,前来采购装运的企业很少。尽管这样,企业仍然很有信心,特别是流通企业,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出台,措施到位,将有助于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拉动皮棉销售。 (射阳棉花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