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中国尿素市场,曾让多少老农资乐得合不拢嘴,每月都有银子进账;2007年的中国尿素市场,曾让多少老农资晕得直翻白眼,天气那么冰冷,价却涨得那么热乎;2008年的中国尿素市场,雷得多少老农资心灰意冷,悲痛欲绝;岁末临近,应约对2008年中国尿素市场作一“深情回眸” 。
1月 波澜不惊的一月物语
2007年的12月中旬,市场上就开始风传2008年四个季度的尿素市场出口关税新政策,传言最广泛的就是30%、35%、35%、25%等按四个季度、四个税率的政策。虽然风传国家要出重拳下猛药,虽然传言的40%—50%的出口税率的说法不一,但也颇有市场。真正等到12月24日海关总署第74号公告的正式发布:自2008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对部分化肥及制肥原料调整出口关税税率,其中尿素一季度实行30%的暂定关税,二三季度实行35%的暂定关税,四季度实行25%的暂定关税,市场上反而出奇的宁静。我们的理解,市场之所以波澜不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40%—50%的出口税率在市场上“游荡”了一段时间,市场已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政策出台后要比心理预期还要低,能有什么兴风作浪呢!出口税率的提高,特别是一季度的出口税率不变(2007年1月1日—9月30日,出口税率为30%,2007年10月1日—12月31日,出口税率为15%),对当时的出口形势不会形成什么大的冲击和危害,市场也就平淡平稳得正常了。
2月 乍寒还暖的二月情结
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风雪肆虐了中国十几个省区,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雪灾导致很多地方春耕备肥启动时间有所推迟,价格也在经销商们的观望、观望、稍稍动手中慢慢有所上升,我们认为寒风潇潇,飞雪飘零中,能够有点启动并缓慢上升,名正言顺的乍寒还暖,长路漫漫,踏歌而行,犹记别离时,不只雪中情!
3月 破冬而出的三月豪情
冬天渐渐远去,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尿素市场开始破冬而出,尤以尿素生产大省山东为甚,各大生产厂家出厂价格普遍调高100元/吨及以上,1850—1880—1900—1950—1980……,节节上升;很多地区小麦用肥结束,并没有影响到经销商们拿货的激情,成千吨要货者比比皆是,充满了阳春三月的灿烂豪情。
4月 聒聒噪噪的四月故事
中国人非常喜欢有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洪水就泛滥,三月的豪情壮志一刻也没有休闲过,绝大部分的厂家都将出厂价格跳过2000元/吨了。到了四月份,2050元/吨的出厂价格已算“小弟弟”,2100元/吨的出厂价放眼遍是,2150元/吨的出厂价满耳可闻,2200元/吨的出厂价绝对不是愚人节的笑话。这样的情况下,我曾“偷吟”小词——平稳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肥市走势,还能涨多时?我欲清仓归去,又恐明日再涨,踏空不胜寒。与其一卖就涨,不如混迹其间。少追涨,勿杀跌,夜安眠。不应有恨,获利总在无意间。月有阴晴圆缺,肥有横盘涨跌,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经济参考报》适时指出,“新一轮化肥涨价在很大程度上也缘于政府相关部门对化肥市场宏观调控的滞后,而此时采取一刀切的限价措施不利于稳定化肥市场供应” ,晴天霹雳的关税听证会使得2008年4月份的中国尿素市场人心惶惶,短短一周的时间,市场普遍下跌100元/吨,高的竟有300—400元/吨。化肥出口加征100%的特别关税的瓜熟蒂落正式出台后,凄凄惨惨切切的恐慌中我们大声疾呼:让聒聒噪噪的四月故事早日逝去,而化肥市场的反恐行动更是迫在眉睫,箭在弦上,非常必要!
5月 大爱无限的五月景致
虽说五月初化肥市场的反恐初步出现了曙光,可喜可贺,而真正值得我们回眸的仍是中国人民的那一场灾难。我们不会忘记,1月25日天灾----雪灾;3月14日人祸——藏独;5月12日地陷、天崩,“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是从没在磨难中倒下。面临灾难,中国体现出坚韧与顽强;珍视生命,中国赢得了世界的敬意和赞扬”,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中国农资人毫不吝啬地一次又一次地无私奉献着伟大的爱心,大灾过后的无限大爱仍在延续着,仍在燃烧着,这一切都汇聚成为农资市场抗震救灾的最强音,中国农资人与全体中国人共同振臂高呼——中国不哭;中国农资人与全体中国人共同振臂高呼——四川挺住;中国农资人与全体中国人共同朗诵着大爱无限这不朽的诗篇。(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