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来,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支持对象已从一般意义上的单个农户、种植业和养殖业全方位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村各产业渗透,积极发掘高效行业和优良企业中的贷款机会,从更高层次上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拓宽信贷领域,在小城镇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和消费信贷业务创新中广泛寻求有效的信贷项目,积极支持中小型企业发展,使银企合作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如何认真查找影响和制约农信社与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研究制定银企合作发展新机制,促进银企在逆境中共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南省农村信用联社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志刚。
力助企业做强度过非常“严冬”
《合作金融》:面对当前复杂的经营环境,农信社如何帮助企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度过经济的“严冬”?
李志刚:农信社与企业的关系不只是“鱼水”关系,确切说是“血肉”关系,是血肉相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例如:企业购买农信社的股金,成为农信社的股东,就凝结成此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农信社要想法设方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实现互利共赢,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农信社要帮助企业设立远景目标并对实现目标进行总体性、指导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谋划,包括竞争战略、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服务战略等。企业要有准确的战略定位、行业定位、市场定位,有相应的人力、技术、资源等支撑和切入点,尤其要注意引进、吸收、运用新的战略理念,特别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合作竞争战略、联合双赢战略、名牌创新战略、企业形象战略、服务增值和服务创新等战略,提升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紧跟时代步伐,敢于创新。农信社要帮助企业正确把握好时代脉搏,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企业要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以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需求。
构建优秀的企业团队。在企业发展中,人是最主要、最关键的因素。农信社要帮助企业选好管理人员,带好基层员工,打造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建设一支忠诚、勤奋、敬业的企业团队,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农信社要帮助企业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断加快企业转型,促进产品创新、优化发展模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要树立自己的信用、做出自己的特色,以优质的产品、周到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提升社会认知度和公信力,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实现银企双赢
《合作金融》: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如何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国家的调控政策,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不遗余力为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构建和谐的新型银企关系?
李志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表明,市场经济越是成熟,国民经济的货币化、信用化就越是稳妥地向高层次发展,银行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杠杆的作用就越是明显。
就金融服务而言,企业需要什么,银行就要提供什么;市场需要什么,银行就要开发什么。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农信社必须立足当地、立足县域,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实现银企双赢。
增强支持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农信社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积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在帮助企业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充分彰显地方金融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增进银企之间的感情,增强企业客户的忠诚度和农信社自身的公信力。
积极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农信社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融资方式,大力开办承兑、贴现、保函等新业务,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加周到、全面、便捷的金融服务。
认真研究企业融资难问题。农信社要在继续做好动产、不动产抵(质)押信贷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企业贷款担保形式,扩大担保范围,积极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最大限度地缓解企业的融资困难。要结合自身资金供给能力,保证对现有客户的支持,适度发展新的客户。要根据企业的产业、规模、抗风险能力等情况,做到有保有压。
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农信社要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对待,使贷款的期限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相适应,使信贷资金运作与企业资金流动规律及余缺状况相吻合,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效能。
建立和完善农业订单贷款制度。农信社要根据农业资金需求的季节特点,围绕形成订单农业的合理定价机制、信用履约机制和有效执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订单贷款制度。要积极推动和发展“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等促进农业产业经济的信贷模式,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辐射拉动作用,推进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加快发展。
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产品营销力度,扩大对农村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面。省农信联社要对符合条件的县级联社合理扩大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信贷员包村服务。结合县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通过推行手机银行、联网互保、农民工银行卡,信用村镇建设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金融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规范化,逐步普及金融产品的网络化交易,发展基于现代信息科技的低成本的商业可持续模式。
扩大了解,增进互信,构建新型银企关系。资本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总和,两者发展到高级阶段,就融合在了一起,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前的困难和挑战面前,农信社和企业应当站在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加强银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进银企之间的血肉联系,将当前松散型合作关系,上升至战略伙伴关系。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建立高层互访机制,增进诚信、守信意识,使银企合作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合力抱拳壮大实力,共同抵御风险,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