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12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下基层 摆讲坛 讲新网
——安徽省社副主任蔡立讲解“新网工程”
本报驻安徽记者 王 勇

  本报讯 建设“新网工程”是供销社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只重要的发展引擎,如何更好地建设“新网工程”,是供销社人,尤其是基层社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了开阔基层干部职工创新发展的思路,12月9日,安徽省肥西县供销社特意摆起了专家讲坛,并请来安徽省社副主任蔡立为全县供销系统干部职工讲解在建设“新网工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应对策略。

  蔡立副主任首先以一个比喻为讲坛开场。他说,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大舞台,供销社是一支演出团队,而“新网工程”则是舞台的节目主持人,它的任务不仅是要能演节目,更要具有策划、应变和指挥能力,要有能力请来各路优秀的演员,整合他们的力量,共同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上演好节目,一起为广大农民服务。

  结合肥西县的历史、物产资源,蔡立认为,肥西盛产花生、米虾、鳝鱼等,这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初具规模,在“新网工程”建设过程中,肥西县供销社可以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一方面通过这些资源来宣传自己,吸引客商,另一方面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又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自己可以独立操作的就自己独立去做,自己做不了的可以请来有能力的人和企业一起来做。

  为了让讲解过程更贴近实际问题、更生动有效,蔡立副主任在讲解各种创意的同时,还分别列举了安徽省内外建设“新网工程”的鲜活事例,并配以图片说明,在整个讲解过程中,他共展示了300余张图片,而这些图片都是他在各地考察调研时,实地拍摄的。针对目前我们在建设“新网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诸如网络建设发展不平衡、操作规范程度不够高、物流配送不健全、连锁配送能力不够强等不足之处,蔡立副主任分别结合事例阐述了相应解决方案。他强调,在建设“新网工程”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研究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要让我们的网络真正符合农民的需要,并充分利用目前已建好的农资销售和农产品采购网,一网多用。

  蔡立副主任是从基层社的一名营业员开始他的供销社事业的,他干过基层社主任、省社直属公司老总,结合自己在各个岗位上的感受,使他在讲述“新网工程”建设的各项事宜时,更加生动贴切,也让讲坛下的听众听得入了神。

  据了解,在建设“新网工程”的过程中,安徽省社非常重视用鲜活事例和具体经验对基层社进行理论教育和技术培训,像蔡立副主任这样由省社领导亲自下到基层进行讲授的活动也时常开展。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