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安全,就使人想起唐朝的一首诗。原诗记不清楚了,大意是说:人们常常在面对激流险滩,杂石林立的河流时,害怕出事故,就会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因此也就很少听说这种情况有人掉进河里被淹,但却常常传来平静的水面有人落水遇险的消息。这首诗揭示了一个哲理:越是安全的时候,越要提高警惕,抓好安全,若掉以轻心就会发生事故。
仔细回想安全工作,不难发现存在着这样一种怪圈:发生事故——紧抓一阵——良好态势——松懈大意——发生事故,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恶性循环”。细细想来,产生“恶性循环”的原因并不奇怪,主要是人们在平静的水面上麻痹大意,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安全工作也是这样,许多人在安全形势好的时候就会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只见成绩,不看问题。直到事故发生了,才引起重视。这时,大家又“忙”得不亦乐乎,又是查找原因,又是制定措施。待情况稍有好转,思想上又开始麻痹,安全工作又随之放松,以致又导致事故发生。安全事故时多时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把“预防为主”这一主导思想始终不渝地贯彻下去,这也是事故在一些单位“恶性循环”的原因所在。
众所周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即使在平静的水面上如果放松警惕,麻痹大意,降低标准,也会发生事故。相反,若能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惕,树立起“平静处”正是“关键时”思想,始终如一牢记安全,就一定能打破发生事故这一怪圈,让安全工作步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