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方歌舞团演出的潮汕舞集《潮汕那壶茶》11月30日在广州军区礼堂上演。
舞集《潮汕那壶茶》由《序曲》、《摇篮》、《学堂》、《出花园》、《请茶》、《潮州鱼丸》、《井边》、《水布舞》、《绣花》、《大海》、《蒸甜馃》等十几个独具潮汕民俗风情的舞蹈小段组成。主创人员深挖追溯独特的潮汕工夫茶文化底蕴,该舞集的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家罗慧琦先生介绍说,他们先后下乡六七次,为的就是能真实反映潮汕地区最有特色、最有风味的人文风情。86岁高龄的中国舞蹈界权威贾作光在演出结束后表示,这是一台体现了粤风、粤情、粤韵的作品。
《潮汕那壶茶》分为三个部分:《稚童》、《日子》和《故乡》,每一部分则由不同的小舞蹈组成,这是一台可以看得懂的舞集。在《稚童》篇中,《出花园》讲述的是潮汕少女独特的“成人礼”,14周岁的女孩选择吉日,经过12种鲜花和枝叶的沐浴,宣告长大成人,舞台上呈现这一变化,以翠绿的荷叶簇拥,原本扎着小辫子的女孩分开荷叶,已成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学堂》则记录了调皮的孩子们在私塾中与老师之间的斗智斗勇,风格诙谐幽默,动感十足。
《日子》篇中,《潮州鱼丸》风趣有致,小伙子们以优美的舞蹈,将鱼丸高高弹向空中;《花女》中,脚踩木屐,肩挑花篮的卖花女子们舞姿绰约,却因受到西洋风的熏染,竟然人人一副墨镜。
《故乡》篇则乡情弥漫,《点号》是表现送别亲人漂洋过海的难舍难分……编导谢晓泳的唯美、高波的动感、孙珊的抒情,使得舞集动与静错落有致地交织在一起。连接三部分的衔接,以书卷一般的蓝底白字字幕将每一部分的主题点染出来,并以独自品茶、夫妻月下对饮、三五知己小聚的饮茶场面,写意般地将潮汕的茶文化贯穿全集。
南方歌舞团团长谢晓泳表示,《潮汕那壶茶》不是原生态的呈现,他们要做的是以一种现代的舞台呈现方式,将提炼后的潮汕元素以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而舞集取名《潮汕那壶茶》,并不仅仅为了谈茶道,更意在将这些舞蹈所反映的潮汕地区往日风情的生活,比作意蕴深长的“茶”。
“寒鸦戏水,画眉跳架,民间小调,潮剧……”舞集音乐作者罗慧琦说,“我们在最终版本的音乐里面起码运用了十几个素材,而且不是单调运用素材的那种所谓原生态的移植改编,而是通过吸收这些民间的文化精髓,然后进行二度创作,难度非常大。”
(龙迎春 罗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