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要预防“虚假安全”

董福兵

  据报载,英国皇家空军曾对二战中失事战斗机的失事原因和地点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的炮火,而是飞行员的失误操作;发生事故最频繁的时段也不是在激烈的交火过程中,而是在完成任务归来着陆前的几分钟。这是因为,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飞行员精神高度集中,不容易出纰漏,而在返航途中,飞行员精神越来越放松,尤其在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时,他们就更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这一时的放松酿成了大祸。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为“虚假安全”。

  “虚假安全”的理论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越是接近成功,越是要小心谨慎。将这个理论应用到我们抓安全生产也是一种警示。不少企业和单位经过努力,安全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一点,从不少单位每年的安全总结中便可见一斑,然而最大的隐患也在这里。在经历了一个长周期的安全良好状态之后,我们的员工可能也会产生一种万事大吉,歇歇脚的“虚假安全”心理,从而放松警惕,疏忽了管理,最终又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套用一句老话,安全只有起点,永远没有终点。既然没有终点,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成功。所谓成功,只不过是某一时段上的一个节点。成功永远“在路上”,是一种永恒的进行时态。所以,无论我们在安全上取得了怎样的优异成绩,都必须时时、事事、处处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的作风,对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坚持遵守到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