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中温制冷剂,氨蒸汽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属有毒类介质,直接接触高浓度氨,接触部位可引起碱性化学灼伤,还可以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部的损伤。氨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必须加强并落实对氨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
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转除了依靠过硬的安装质量外,必备的安全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制冷系统中须安装足够的氨压力表、安全阀、液面计、温度计等,有效且足够的安全装置能够准确监视系统运行工况,以便及时察觉制冷系统有无异常,并能在出现系统超压等异常情况时及时行动,避免发生事故。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表计必须进行定期校验,确保其在有效期内。
其它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有:制冷设备上需安装压力继电器、压差继电器;监视冻结站内氨气浓度的氨气浓度检测仪,在空气中气浓度超过规定含量时及时报警; 由于氨气浓度比重比空气小,泄漏的氨气易积聚于冻结站顶部,因此要在冻结站屋顶处开设通风口; 冻结站内应设有局扇,排风能力要求每小时将室内空气更换不少于8次;而且在室内室外都应装设按扭开关,配备事故电源,在紧急情况下能确保局扇工作; 车间的门应向外开,并最少留有两个进出口,以保证安全; 冻结站应配备防护用具和灭火器材,并妥善放置。
除了要有安全防护措施外,科学而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也是必不可少的,所有冻安工均须持证上岗。
而且要特别注意的是:新安装的制冷系统,必须经过耐压试验、检漏、排污、抽真空,当确认系统无泄漏时,方可充灌制冷剂;像容器内充灌制冷剂时,阀门开启操作应缓慢进行,以免引起容器的脆性破坏; 制冷系统中,存有液态制冷剂的管道设备,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关闭;为避免氨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发生爆炸,在冻结站和辅助设备间不能有明火; 检修设备和管道时,在制冷剂未抽空或未置换完全与大气接通的情况下,严禁拆卸设备进行焊接作业。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