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金融机构信贷供应总量不足,融资困难和产品滞销问题已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为了解决融资问题,一些中小企业开始利用民间借贷,缓解当前资金困难状况,使民间融资和民间借贷现象再度活跃起来。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调剂了地方资金市场,有效地缓解了金融机构信贷供应不足的矛盾,但因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同时也滋生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民间借贷日益活跃
民间融资活动较活跃。由于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借贷无门,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在资金趋紧的情况下,民间借贷成了企业和个人解决融资难的新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民间融资活动繁荣景象的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河南某县民间借贷资金在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运作资金总额的占比由2005年末的11%左右上升为2008年10月末的近22%,仅一个乡镇辖内,企业占用的民间融资已达到2.06亿元的规模。
民间借贷利率灵活多变,使民间融资在县域经济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来自河南某县的调查显示,目前民间借贷利率水平高低不等,总体上呈缓增趋势。今年年初以来,在人民银行先后几次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后,宏观政策效果已经显现,但由于存款利率较低,而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利率较高,部分群众便将闲置资金出借给中小企业使用,导致民间借贷趋于活跃。同时,这种民间借贷利率走势也显示社会资金和民间借贷活跃的潜在现实。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民间借贷活动的日益活跃,虽然一定程度上调剂了地方资金市场,有效地缓解了金融机构信贷供应不足的矛盾,但因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潜伏着大量的金融风险。
(一)民间融资大量分流了当地金融机构的存款,并影响着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利率浮动的幅度。河南虞城县稍岗乡农村信用社和乡邮政储蓄是乡辖仅有的两家金融机构,目前两个机构的存款总额不足6000万元。而据业务人员测估,如果没有民间借贷因素的影响,存款至少可翻番。另外,由于要应对民间借贷的竞争,农村金融机构在执行浮动利率时,必须注重考虑民间借贷的动向及影响。
(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由于民间融资政策信息的滞后性,同时由于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所以当国家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操作时,民间融资作为难以把握的不确定因素,往往产生干扰作用,甚至直接削弱宏观调控的实施效果。
(三)民间借贷法律风险不容忽视。民间信用是民间借贷保全的基础和主要方式,因此其法律保障的可靠程度远不及银行信贷,往往容易出现问题,进而可能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此外,民间融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资金困难,但其利率一般高于银行贷款利率,因而常常会大量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
民间借贷亟待规范
在我国的资金市场上,民间资本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因此,金融监督部门合理调控和充分利用这一重要资源,努力规范民间融资使其接近行业标准、法律标准和公共标准,对于分流银行存款、降低银行风险、促进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都具在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政府、银监局和人民银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规范和引导社会融资和民间借贷行为。
(二)企业应加大力度解决自身资信水平,提高信用意识。市场经济本身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把信用看成成长发展的生命线,企业要想真正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就要过信用关,要以信取资。
(三)加强监管,逐步规范民间借贷市场,拓宽民间融资渠道。目前,民间借贷和私募资本基本上仍被定性为非法集资行为。但即使如此,此类融资活动屡禁难止,甚至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也十分活跃。这说明现有的融资体制既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欲望,也不能满足融资者的资本需求。通过对融资主体信用度、风险控制能力和还债能力的监管,既可将金融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又能大大促进民营经济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四)全面加强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一是建立农村信用社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情况沟通,及时研究解决农业产业化企业担保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担保业务运行机制,确保担保业务的正常开展,实现担保机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 的“共赢”。2008年初,虞城县农村信用社借鉴外地经验,以公司互担保形式向22家中小企业发放了2200万元贷款,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解决了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金融机构要扩大与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空间,探索多渠道、多途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子,努力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