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0月29日—11月4日),虽然100万吨的二次收储计划正式启动,政府稳定棉价的决心和力度越来越大,但此并未能为市场提供绝对的支撑。由于下游纺织市场极度低迷,国际棉价持续大幅下跌,导致郑棉该周破位下跌,主力12月合约12000元/吨整数支撑失守。截至11月4日创新低至11445元/吨,报收于11500元/吨,较上涨同期下跌735元,其持仓增加49680吨到227730吨。同期郑棉总成交量减少389890吨至921250吨,总未平仓合约增加81220吨到360350吨,日均换手率下降到58.01%。从数据看,目前交投趋于清淡,多头信心丧失,没有足够主动性买盘的支撑,在外围市场持续下跌的情况下,郑棉将继续跌,对政策主导的利好不宜乐观,保持空头思路不改。
虽然中国政府该周开始增加收储量100万吨新棉,覆盖新疆内地棉区,但似乎并未达到预期目的,由于收储对质量要求过高及入库时间过短,导致内地收储有流拍现象。且收储没有覆盖仪器化公检外的棉花,新花大量上市所形成的销售压力依旧很重,导致现货棉价继续下跌,实际成交价格即将跌破11000元/吨。
9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80亿美元,较上月下降3.13%,较上年同期上升1.85%;其中纺织品出口59.5亿美元,较上月下降1.70%;而服装出口120.6亿美元,较上月下降3.82%,较上年同期下降3.19%。数据显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使欧美经济陷入衰退的预期增强,纺织品与服装的需求被压制,中国纺织品与服装出口受到严重打击,并使棉纱价格持续下跌。另一方面,据了解虽然棉价大幅下跌,下游纺织企业经营依旧十分困难,导致其对原料的采购欲望极低。在此情况下,纺织企业对原料的需求极其疲软,而新花上市及企业对后市丧失信心导致销售欲望增强,短期的供大于求使国内棉价持续大幅下跌,并最终带动郑棉失守12000元/吨整数支撑,主力901合约向11000元/吨挺进。
在期现价差方面,郑棉903合约与CCI 328指数价差已缩小至53元/吨,与-519元/吨的近四年最低价差有572元/吨的差距。同时随着销售压力的增加,以CCI 328指数为代表的现货棉价仍在继续下跌。因此来看,短期901合约将挑战11000元/吨一线支持,不可轻易买入棉花期货。
技术上郑棉形成破位下跌格局,政策的利好暂时丧失,各项技术指标均显示郑棉将延续下跌趋势,建议逢高继续卖出郑棉期货合约。目前棉价已经进入加速下跌阶段,如果无政策利好支撑,不可买入郑棉期货。 (杜 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