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博爱县柏山镇集市,乡村中阵阵欣欣向荣的气息拂面而来,坐落于此的河南省博爱县柏山信用社也迎来了一个丰硕的金秋:截至9月底,该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15245万元,比2007年年初上升725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7199万元,较2007年年初上升2148万元;不良贷款余额1766万元,较今年年初下降了310万元;贷款收息476.69万元,较06年多收了172.44万元,上升了156.67%。
2007年,在全县信用社年度先进评比中,柏山信用社综合评比名列前茅。短短的两年时间,柏山信用社以“三方策略”在体制、服务、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在资产规模、竞争实力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打造精英团队健全激励机制
2007年4月,柏山信用社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面对存款资源不足等多方面困难,打造一支不畏艰难、干事创业、团结奋进、精钻业务的领导团队成了当务之急。打铁须要自身硬。信用社主任冯新利要求班子成员严格做到“四不四要”,即:不准接受宴请,要维护信用社的声誉;不准拿客户任何形式的物品和现金,要做廉洁自律的模范;不准推诿扯皮、应付工作,要勇于承担责任;不准职工做的事情,领导班子成员必须率先以身作则。并特别规定,在大额贷款审批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班子成员必须互相接洽、相互交换意见。
柏山信用社包括一个营业部、两个分社,全社工作人员共29人。为了做到人尽其才,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该社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向一线员工倾斜,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贡献大小紧密挂钩,拉开分配档次,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及时调整员工队伍,以确保员工队伍的精炼化、实干化发展走向。
创新发展思路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柏山信用社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市场定位,从三方面入手紧抓业务发展。
多管齐下抓存款。柏山信用社实行“四招抓存款”。一是搞“渗透”,即“在发展新客户的前提下,不忘老客户,在稳定基本户的情况下,发展黄金客户”,使各项存款稳步上升。二是“傍”政府,即与镇政府协调,争取财政资金存款。三是“瞄”时机,在土地流转的大好时机,与柏山村委成功商定,将村民上交的5000万元包地款直接开成“金燕卡”存入信用社;四是搞“连带”,要求所有贷款户必须在信用社开立账户,保证流动资金在信用社的周转,扩大派生存款。
规范贷款管理。一是严格管理以前形成的一家多人贷款;二是对一些优良客户择优进行重点扶持,创建“支持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拓宽一个市场、富裕一方村民”的发展模式;三是严格堵塞人情贷款;四是严格控制采矿业等高风险行业的贷款,仅对其中优良客户的流资进行适当支持;五是定期回访客户,及时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了解客户对信用社服务的评议。
加大不良贷款清收。柏山信用社成立了两个清收不良贷款小分队,由社主任和业务副主任亲自带队有针对性地重点清收。在清收过程中,对于一些额度较大、还债意识不强的贷款户,及时采取法律保护手段;对于赖账户,先采取思想教育等方法进行“感化”。
截至今年9月底,柏山信用社共清收不良贷款44笔,合计金额860.21万元。
树立优质服务形象
“要树立特色行业品牌就必须搞好优质文明服务”,冯新利等新一届领导班子一上任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领导全社在树立对外形象上狠下功夫。
首先,将“精诚服务社会,共建美好柏山”的经营理念以及“以信为本,以诚待人”的服务宗旨灌输到每位职工。要求一线临柜人员上岗必须做到统一着装、挂牌上岗、举止得体、礼貌用语,树立起整洁、亲切、关怀、微笑的职工形象;其次,统一设计和全面更换各个营业网点的招牌,强化对外形象;第三,拓展服务项目,增加便民服务设施;第四,强化“阳光信贷、限时办结”,切实提高服务效能。
两年来,博爱县柏山信用社的全体员工用辛勤、汗水和才智改变了该社昔日的运营状况,创下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在重塑了该农信社的对外形象。
当前,柏山信用社正积极地开展可持续发展大讨论活动、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并欲以此为契机,谋求新突破、为建设美好的农信大家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