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紧闭,杂草丛生,偌大的杨庄乡棉花交易市场尽现萧条和冷清。
这里是山东武城县乃至德州市最大的棉花集散地,德州有700多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杨庄乡占近1/3。而这些企业拥有近水楼台的资源,整个杨庄乡放眼望去尽是大片大片的棉田,几乎难见其他作物。
去往杨庄乡的道路两边,近200家棉花加工企业鳞次栉比。但笔者注意到,开工的不足20家,只有门口的烫金大字似乎还在诉说着往日的喧闹和繁华。
走进一家已经停业的棉业公司,空旷的厂区只有看门人。看门人说:“棉花一天一个价,加工一批赔一批,实在做不下去了。现在工人都在家等通知呢,可谁能知道何时才会复工?”说话间,还频频摆手表示无奈。
杨庄乡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自今年9月份新棉上市以来,棉花价格大幅走低,目前三级籽棉收购价格每斤只有2.70元左右,而去年同期价格是3.25元,降幅之大远远超出棉农的心理承受底线。”
笔者随即走访了几家农户。22日当天,流动棉贩甚至把价格压低到2.50元。棉农们忿忿地表示,“这样的价格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棉价下跌的背后,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纺织品销量剧降。杨庄乡的棉农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此刻他们的命运正同大洋彼岸的华尔街金融精英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杨庄乡一位棉农告诉笔者,天冷了棉花价格就涨,等到那时再卖也不晚。但价格真的还能涨上来吗?
一损俱损
棉花加工企业从棉农手里收购籽棉,加工分离成皮棉和棉籽,分别销售给纺织企业和榨油厂,而目前纺织企业和榨油厂的日子都不好过。
自9月初新棉上市以来,由于受棉油、棉粕等价格下滑的影响,德州市棉籽价格从1.40元/斤降到国庆节后0.94元/斤。2007棉花年度,食用油、棉籽价格一路上扬,山东省夏津县众多棉籽榨油厂赚了个盆溢钵满。德州市棉花协会秘书长马俊凯介绍,今年新棉开秤以来,各榨油厂积极收购棉籽,没想到棉油价格却急剧下滑,油厂普遍亏损,虽开工仅一个月,“有的企业已亏损几百万元,少的也亏损几十万元,目前大部分榨油厂已停机。”
纺织企业更是不容乐观。目前国内各纺织企业普遍不景气,用棉量减少,眼下市场上陈棉还有不少,纺纱厂要棉不积极,打压了新棉收购价格。皮棉价格从今年7月每吨14100元降到9月初的13100元,国庆节后山东魏桥纺织率先挂牌下调皮棉收购价,皮棉价格又一度降至每吨12000元左右。
空穴来风亦有因。从魏桥纺织中期公报可以看出,这个世界最大的纺织企业无论是主营收入还是毛利都大幅缩水,截至6月底,净利减至2.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4%。
长三角地带也是杨庄乡皮棉的重要销售地。自去年年底,江浙纺织厂的订单开始减少,杨庄乡一位赵姓收棉企业负责人说,“去年开始企业就在走下坡路,今年中途减单撤单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工人工资都无法保证,只好关闭。”
江苏华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22日发布公告,公司营业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并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50%—70%。据杨庄乡政府工作人员分析,利润骤减并非个别现象,今年江浙一带纺织厂“倒闭了1/3,剩余的几乎都在强撑”。
如此,棉花市场陷入了纺企不景气——棉企不敢收——棉价直落——棉农惜售的尴尬境地。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棉农,因低价而囤留棉花,成了最大的埋单者。
“托市”无力
10月17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发布公告,将于10月21日—31日期间,紧急启动22万吨新疆棉收储任务。在新疆库点,标准级新疆棉的最高到库收储价格为12600元/吨。
可收储第一天,收储均价仅为12170元/吨,最高收储成交价为12270元/吨,最低收储成交价为12000元/吨,均远远低于上述收储上线。
马俊凯不无担忧地说:“原以为这次托市行动能为德州的棉花市场注入强心剂,但启动几日以来,德州当地棉花价格不升反降,棉花交易更为冷清。”这已经不是单靠国内市场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追根溯源,还要归结到国际金融危机。
经济形势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首当其冲的就是缺乏高新技术支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这次全球经济大动荡,欧美、东南亚国家无一幸免,我国纺织业由于出口依赖度高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国外需求空间骤然缩水,纺织业因此举步维艰,大型纺织企业被迫减产,而小企业早已难保存活。
据走访了解,德州大部分纺织企业都面临着库存棉储量骤减和减单撤单的双重压力。德棉股份一位负责人表示,从车间生产情况可以看出出口订单明显减少,但具体幅度不便透露。
不仅是出口受阻,国内银行业在贷款授信时对纺织行业也毫不客气。眼下,资金周转困难让纺织企业捉襟见肘。德棉股份中层人员刘晓利坦言,“银行不截留之前贷款我们就很知足了,不敢奢望能申请新增贷款,这是整个行业的难题。”
21日,国务院下发通知,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自下月1日起上调至14%。刘晓利认为,此次调整是利好,但上调一个点恐怕是杯水车薪,“行业人士普遍认为调至17%才会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严防“骨牌效应”
德州市今年植棉面积289万亩,棉花丰产丰收,品质好,但收购量只有25%左右。
从夏津县棉花交易市场改为他用到杨庄棉花交易的异常冷清,从江苏华芳集团夏津棉花原料基地裁员200人到德棉股份员工情绪波动,整个纺织行业的萧条可见一斑。
在中储棉收储新疆棉的过程中,新疆棉农普遍看空纺织品市场,价格超低仍不惜售。
齐鲁证券高级分析师王绍勇也表示并不看好纺织业,尤其是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后市前景堪忧,“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和冲击已经慢慢显露出来。”不仅纺织出口遇冷,花生、大豆等初级产品严峻的出口形势都值得关注。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现,我国经济脚步显著放缓。前三季度GDP增速跌破10%至9.9%,9月GDP增速跌至9.0%,其“元凶”直指外部经济的恶化,保增长刻不容缓。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80%。有些专家认为实际可能更高。如此高的外贸依存度使我国的出口行业在外部经济出现大波动时极容易受到传染。王绍勇表示,要严防纺织行业带来的扩散效应。
刘晓利表示,纺织企业的软肋就是劳动密集,针对目前的不利形势,德棉正加快技术创新和员工培训的步伐,最大程度减少每万锭用棉用工量,以期“挺过这个‘冬天’”。